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

第十九章 关东军地下要塞(3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公园里一起“打游击”,课堂里一起把书念。咸阳路上“破四旧”,井冈山一起大串联。

在埋葬帝修反的前夕,向那世界进军之前! 收音机旁,我们仔细地倾听着, 国防部宣战令一字一言……

在胖子慷慨激昂的念出第一句之后,我就立刻想了起来,这是一首叙事长诗,题目叫做《向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勇士致敬》,当年在红卫兵中广为流传,我们太熟悉这首诗了,在我们俩当红卫兵的时候,何止曾一起朗诵过百遍千遍,那是我们最喜欢的韵律,最亲切的词语,最年轻的壮丽梦想……,我的心情激动起来,忘记了身在何处,忍不住攥紧拳头,和他一同齐声朗诵:

……在那令人难忘的夜晚,战斗的渴望,传遍每一根血管。

父辈的热情鼓舞,激动了我们的心弦,我们是军人的后代,要驰骋在战火硝烟。

在这消灭最后剥削制度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俩编在同一个班。

我们的友谊从那里开始,早已无法计算,只知道它,比山高,比路远。

在战壕里,我们分吃一个面包,分舐一把咸盐。

低哼着同一支旋律,共盖着同一条军毯。

一字字,一行行,领袖的思想,伟大的真理,我们学习了一遍又一遍。

红旗下,怀着对党的赤诚,献身的热望。

我们紧握枪,高举拳,立下钢铁的誓言:我们愿,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为共产主义的实现。

在冲天的炮火中,我们肩并肩,突进敌人三百米防线,

冲锋枪向剥削者,倾吐无产阶级复仇的子弹。

你记得吗?我们曾饮马顿河水,跨进乌克兰的草原,翻过乌拉尔的高原,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再次点燃。

我们曾沿着公社的足迹,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踏着《国际歌》的颤点,冲杀欧罗巴的每一个城镇,乡村,港湾。

我们曾利用过耶路撒冷的哭墙,把基督徒恶毒的子弹阻挡,将红旗插在苏伊士河畔.

瑞士的湖光,比萨的灯火,也门的晚霞,金边的佛殿,富士山的樱花,哈瓦那的炊烟,西班牙的红酒,黑非洲的清泉……

这一切啊,都不曾使我们留恋。

因为我们都有钢枪在手,重任在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