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唱罢,星月登场。琵琶的泠泠妙音也从小船上飘出,与江面的粼粼银波共振。用指时,刚柔并济,先是轻轻拢,慢慢捻,化作思君人,站在江峡之上,听远方孤月升于寒山间的泣诉缠绵。递进辗转,至高亢处时,波涛急骤,珠落玉盘。月影映江水,又随江水流。曲末,渐渐低婉,予人水中捞月,可望而不可接的距离感与破碎感。
或许是太投入了,船早抵达了岸边也不知。许久后我才回过神,“是有些生涩了。但好歹能完整弹一遍,自己倒挺满意的。”
花囍一脸沉醉,也不知是否故意给我面子,哄我开心呢。她将琵琶收好,然后掀起卷帘,扶我下船。
刚在岸边站稳,就见三五个怒马鲜衣的勋贵公子一路追着船策马而来。因我以帷帽遮面,掩起了五官和发髻,衣饰亦是寻常。他们并不能判断出我的身份。但我倒是在这群人中看到了曾襄和罗子谦的身影。之前听木之涣说过一嘴,科考之后,与他在赶考路上认识的学子罗子谦留在京中做起了某位大人的幕僚。兰柏杨也混了个小差事儿,前些日子才被派往岭南。
为首的那位公子我并没见过。他剑眉凤眼,英气逼人,隐隐有些将相风采。他及时勒马,见我身后的侍女捧着琵琶,便礼貌问我,“方才可是姑娘您在弹曲?”
我点点头,“这位郎君觉得有何不妥?”
那人翻身下马,上前一步,语气神色皆柔和了几分,“姑娘您别紧张,在下没有恶意。方才我与诸位友人在沧浪长桥附近宴饮听曲,恰好请人弹了《思君不见下渝州》。本觉得那人弹得不错,可没想到江面飘来您的乐音。心驰神往,便一路追随。”
曾襄得意笑道,“我就说吧,这弹琵琶的绝对是个女子,秦兄你非觉得是男人。现在真相揭晓,还不乖乖愿赌服输?”
第135章
原来姓秦?我笑了笑, 领着花囍绕过他们,打算离去。而那秦姓郎君却追了上来,“姑娘且慢——”
花囍极是警惕地将我护在身后, 对他发出警告, “你可别靠太近啊。”
秦姓郎君生得高大健美却并不骄傲,十分诚挚而守礼, “姑娘莫要误会。在下只是觉得,子期或许常有,伯牙之音却难得。敢问姑娘芳名, 家住何方?”
他身后的三五公子纷纷躁动起哄了起来, 险些引得路人驻足围观。罗子谦打趣道, “京中都说秦少将不近女色,好男风。从今以后啊, 谣言不攻自破了。”
看来,不露出身份,是轻易走不了了。纤手撩起柔纱, 半露面庞, 扬起眸子朝众人望去。曾襄跟罗子谦瞬间噤若寒蝉, 张口结舌, 腿不自觉朝后退缩。而他们口中的秦少将却痴了两秒,凝着我的脸, 一刻也没有移开过。毕竟尝过情爱滋味, 我自然知道那样似开水逐渐沸腾的眼神代表着什么。
松露楼就在前方。一道中年男子老成的声音劈开了人群,“云骁, 你们在这儿干嘛呢?”
众人纷纷回首, 只见繁熠华灯下, 穿着便服的秦锵、徐柘等大人迎面走来, 毕竟是朝中官居要职的权臣,纵使再如何低调持重也难掩势盛。他们站定后才腾出中间的位置,极是恭敬地请那位天潢贵胄登场。
方才还神色泰然的勋贵郎君们纷纷躬身行礼。秦云骁礼毕后才向秦锵问道,“父亲,斐爷与各位大人可是要去松露楼用膳?”
秦锵点点头,不好多言。此时,秦云骁却忽感寒毛卓竖,小心翼翼地抬眸望向君上。只见翁斐漾着笑意的脸上,却分明带着三分警告。正在秦云骁不明就里时,众位大人齐刷刷地朝我端敬行礼,“良妃娘娘金安——”
饭后,照旧是去留藕园留宿一夜。芙蕖盈盈,舒卷开合。此间恩爱,省去一万八千字~偏不予你们看~
*
偏殿里,炉子中还烧着水。杜欢姑姑手持茶碾,将方才还在火上炙烤茶饼碾碎成细末,再用筛子仔细筛一次,趁着开水沸腾的时候下锅烹煮。我则端坐在案台边,看这几年六宫的账目。
没一会儿,杜欢姑姑端来新煮好的茶。并道,“娘娘看了半天,也辛苦了。喝些茶休息一下吧。今早暴雨才歇,正是放晴的好时候,不如去御花园走走。”
我揉了揉干涩的眼睛,瞧那紫砂杯里汤色清正,清香四溢的茶水,感到欣慰,“姑姑烹茶的手艺真是宫中一绝。”
“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做了奴才大半辈子,这茶也煮了大半辈子。”杜欢姑姑笑着应道。
我拨了拨茶,待它凉的间隙又叹气道,“我倒想出去走走。只是越瞧这两年后宫的开支花销,越觉得账目混乱不清。而且,许多的款项都是挥霍浪费。怎还有那个闲情出去遛鸟赏花。”
杜欢闻言,沉重道,“这几年都是由淑妃协理六宫。虽然能力平平,铺张靡费,却不容许旁人分一杯羹,瓜走权利。宸妃被废前也好几度向皇上和太后毛遂自荐,但都被淑妃打压下了。”
我低头,凝着茶沉思。这样名贵的好茶叶,寻常人家如何喝得起,儿时苦寒的我怎么喝得起。黄秾烟跟我一样出身不算好,都凭着自己不甘居下流的野心将一副烂棋牌改天换命,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最大的区别,或许只是我运气稍微好些吧,能得到皇上的倾心,能拿捏住太后的软肋。稍有差池,都不会像今天一样,舒适的住在这桂殿兰宫中,享侯服玉食。
这时,木槿从外边儿回来,带回一大捧雨后的茉莉,插在了窗边的八宝莲纹青花罐里。这茉莉枝条健壮,叶片尤为碧绿,还沾着昨夜的雨水。花蕾紧结,香浓鲜灵得很。我问她,“花囍回宫没有?”
早在花囍入宫伺候时,我便恩准她每月可以告假回家一次,探望养母姜嬷嬷。
“刚回来,现下正在房里换衣裳呢。”木槿答。
果然不一会儿,换好绿桃色齐腰襦裙宫装的花囍姗姗而来,给我问安。
我对杜欢等人道,“这里花囍伺候就好了,姑姑你们先下去歇息吧。 ”
待众人退下后,花囍替我研墨。这才从刘府回来,不免又要说起那家的是非。先是说耕云已经出嫁,又是说胡云瑢终于有了身子。总的来说,都是喜庆向荣的事儿。
我径直问,“那朱家呢?可有动静了?”
“奴婢正要说这个呢。”花囍明黠一笑,“那碧秀果然是个会来事儿的,没有辜负娘娘您背后的指点。现在已经被朱伯坚老爷收做了通房丫头,让胡氏头疼不已。”
之前还在刘府时,就曾听殷姨娘她们闲聊说过这朱伯坚。看起来是个保守迂腐的文人,一生都端着读书人的架子,仿佛不沾女色。其实背地里没少去勾栏瓦舍。碧秀的做派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花囍接着道,“前两天碧秀行动了起来,按照咱的吩咐,盗了朱家藏书,又故意在胡氏面前露出马脚。胡氏正苦于没对策收拾她,便毫不犹豫上了钩,要去朱老爷面前告发碧秀。碧秀顺势贼喊捉贼,反污蔑胡氏偷盗朱家的绝迹孤本,拿去变卖,接济她落魄懒赌的娘家哥哥。果然,朱老爷一番搜证,在胡氏房中搜到了典当的票据。见胡氏仍旧打死不认,朱家又派人去了当铺询问,经过当铺掌柜的指正,确认了来典当的人就是胡励俭。”
其实碧秀将孤本盗走后,便有我安排的人手在朱府外接应。让那人以胡氏的名义将孤本送到胡励俭手上。并让胡励俭以为,他妹妹是因为偷了朱府的宝物,为避免嫌疑才不便亲自接头。打消他的疑虑。东窗事发后,胡励俭兄妹百口莫辩。毕竟他俩有作恶抵赖的先例在,朱府早就深受其累。何况碧秀小小一个丫鬟哪有那么大的能力伸手遮天?
不枉我费心,能曾经贬损我的长舌妇也品尝到避坑又落井,焦头又烂额的滋味。但眼下,我并没有表露出太多快心。只淡淡道,“让碧秀再接再厉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