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欲换更添香

罗衣欲换更添香 第61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杜欢始终将温太后视作第一主子,其次是皇上,然后,便再无第三人了。有她在我身边,我以后除了例常请安,私下便不再来您这儿了。”我站了起身,朝着太后欠了欠身。
太后点点头,表示理解,“虽然皇帝知道了就知道了,但哀家也懂你的难处。哀家说了,你要想显得无辜,就确实不该与哀家往来过密,还得对哀家显示出抗拒才行。”
离了宁康宫,接下来的日子我都待在漪澜殿里闭门不出。倒是后宫中隐隐流传说我有了失宠的势态,毕竟两次见求见皇上都吃了闭门羹。而且时间一晃就到春节了,皇上也不曾召见我一次。其实这些时日我亦很煎熬,饱受相思之苦,又觉得冤枉委屈,可这多少也算是我自作自受了。急着想去辩解,又怕他看清了我,反而恩爱尽毁,永劫不复。所以,我才听了太后的意思,先静下来,按兵不动,给皇上缓和、接受的时间。其实我也在赌,赌他对我的心意能否战胜今天的挑战。若我们本就相爱,那么他的矛盾、纠结、踌躇,跟我比起来只会只多不少。只要他肯放下父辈恩仇,主动来找我,继续爱我,那我也可以毫无保留向他全盘托出真实的我了。
爆竹声响,岁岁屠苏。今晚除夕有合宫宴,跟往年一样,皇室宗亲们领着嫡系家眷早早入宫赴宴了。听说晟王早前也结束了长达好几个月的清河县治疫苦差,领着两位美妾与诸位太医回京了。是的没错,自叶知秋先行一步去了清河县,柳婉婉没多久也不甘示弱地奔赴了疫地。两位楚楚佳人一起抓药煎汤,扶倾济弱,霎时间成了当地一道不可忽视秀丽风景。佳话远播,更传到了京城,甚至宫中……
但今夜,自然是见不到身份低微些的柳婉婉了。倒是叶知秋凭着金枝玉叶的身份,被晟王带入了宫。叶知秋先是去了太后跟前问安,但见众多皇室女眷似锦簇花团将宁康宫团团围住,才转头拉我去了外边叙起了旧。
今日叶知秋穿着织锦提花的石榴红夹棉袄裙,应了过年的喜庆,似黄莺娇俏。但神态间却无往日的天真软弱,多了份沉静庄重,以及隐隐的疲态。她见我着一身素雅的淡水青,衣裳上仅仅镶着成簇白花刺绣的图案,有些纳闷地问,“逢春,今日除夕,大家穿红着绿,明艳喜气。你的衣裳做工用料虽是一等一的精贵,符合皇妃身份。可衣裳颜色放在春节,未免太素淡了些。”
我只是笑了笑,不做解释。翁斐与我许久不见了,不寡淡清冷几分,他怎么会一眼就注意到我有委屈相思愁绪潆满心怀。今日诸位贵妇贵女以艳美逼人,我反其道行之,反而更惹他眼。
“这群面上绣的可是玉簪花?”叶知秋问。
我摇了摇头,“这是野姜花。”
“野姜花?为何我从未在山野乡间上有所听闻?我瞧它形似玉簪,但这一瓣叶子却大不相同,纤长似箬叶。”
这花的种子是一位胡商从西域带来,偶然间送给卖花老婆婆的。当年花朝节,我与翁斐行至卖花婆婆的摊前,买完了她篮子中的杏花,她心生感激才附以姜花相赠。但我自然不打算将我与翁斐间的点滴回忆分享给叶知秋。于是只淡淡笑道,“想来是这花在中原种的还不多。这件衣裳的花样子是我自己画好送去给宫中制衣绣娘的,我个人倒是很满意。”
第162章
叶知秋在谈笑间, 忍不住涌上一阵恶心,作势要吐。我心细拍拍她的后背,轻声问, “可是有身子?”
她赧然微笑, 温柔点头,“已经有两个月了。”可低头联想到王府里还有一位, 愁眉又起,“哎,那柳婉婉亦怀胎六月了。”
这柳婉婉, 还真是个厉害又难缠的角色。若能赶在叶知秋之前为晟王诞下长子, 后半生在王府不愁地位不稳了。我不禁很小人的想, 有她跟叶知秋争风吃醋,钩心斗角, 让叶知秋过得不是滋味,把精力都耗费在一方小小的内宅里,我倒乐观其成。
时辰到了, 诸位皇亲国戚赴宴入座。因规制安排, 我的位置与淑妃在一起, 距离翁斐并不算远。我渴望着他能看我一眼, 也不枉我苦费心机赶出这一身衣裳。可他的目光扫过大殿内众人,唯独偏偏忽视了我。我鼻尖涌起一阵酸涩, 为掩饰心伤, 便闷着低头斟酒。觥筹交错间,殿内歌舞渐起, 舞姬们一曲红梅袖舞落下, 歌姬又唱响了《除夕瑞雪赋》。欢声不绝于耳!淑妃见我被翁斐冷落至今, 心情大好, 还故意向敬我酒,在我耳边友好的低声讥笑,“良妃娘娘,这杯酒我必须得敬你。因为你入宫那么久,终于度过第一个阶段。为了你也能体会备受冷落的这一刻,我可等了好久。男人这新鲜劲儿过去了,余下的寂寞岁月,还长着呢。”
我自然明白她字里行间的意思,无非在嘲笑我如龙阳泣鱼般的处境。不过听赵姝环这么一说,我反而一扫低落,朝她明媚一笑,“淑妃你与本宫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的。说起来,我可真羡慕你呢。你甚至都没有被宠爱过,就沦为了旧人。哪里像我,还要承受这份恩宠不在的落差,哎~”
淑妃极是不悦,闷哼了一声,移开了身子,与我泾渭分明,不再对话往来。我也讥诮一笑,跟我耍嘴皮子功夫,还嫩了点。我斟酒自酌时,又悄然望向龙椅上的翁斐,他此刻正在与几位老皇叔谈笑风生。算了,他既无视我,就无视吧,我还不作陪了呢。思于此,我起身朝着太后打了声招呼,得她恩准后,就悄然离席了。
像个怨妇一样被冷遇后就萧然离去,独自承受一切,可不是我的作风。我被宫外燃放的爆竹烟花所吸引。干脆领着木槿爬上了宫中最高的瞭望塔,赏皇城夜景。近处的大明殿有辉煌喜闹,语笑喧阗。远处的宫墙外有万家灯火,繁华坊市绵延千里。溢彩烟花络绎不绝,西边歇了,南边儿又绽放了。我心情渐好,就算高处有朔风吹来,也不觉着冷,倒是木槿连打了两个喷嚏。
我朝她笑道,“你在下边儿等我吧。”
“不不不,奴婢不走。娘娘您无故离席,又无故登高,我怕娘娘想不开,还是守着为妙。”她挽住我的胳膊,也放眼望向远方,然后指着西边儿嘻嘻笑问,“娘娘,那是木府的方向吧。你说,哪盏灯是咱木府的?”
我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眯着眼睛细看,“我也不知道呢。爹娘膝下无子,仅有女儿。如今女儿们都出嫁了……哎,应该也很冷清吧。木槿,你过两日替我回趟木府看望大伙吧。往日里花囍倒是常告假,你总比她少些。”
“奴婢谢过娘娘。”木槿暖暖地向我依偎过来。
“良妃娘娘还真是孝顺啊。我这个同样做木家亲女婿的,都自愧不如了。”一道悠闲玩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翁晟出现在了黑幕中。
我扭头望向翁晟,清浅后退一步,保持适当的距离,“晟王殿下怎么也来登高远眺了?”
“本王出来醒醒酒,高处风大,清醒得更快些。不想竟然偶遇良妃娘娘。”翁晟说着,走向雕栏前,放眼俯瞰远处悬灯结彩的城池。“都说高处不胜寒,娘娘却不畏冷,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果然不是一般女子。”
“本宫就当王爷是在夸我了。”我淡淡一笑,不愿多留,朝着他点了点头,迈腿就要走。翁晟却转身将我唤住,“良妃娘娘,本王有个问题憋在心中三年有余,今日斗胆想问问。前些年,知秋还住在城南的时候,有一地主乡绅想强占大杂院儿管事穆师傅留下的两亩良田,你是否替知秋写过诉状书?”
这事儿虽然过去了三四年,但我仍有印象,因为人总是这样,记不得自己作恶,但对自己积下的好事功德历历在目。可翁晟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别不会又有什么不怀好意、阴阳怪气的想法吧。正犹豫怎么回答时,木槿与有荣焉,先一步骄傲地替我承认了,“当然写过,我们娘娘平日里对大杂院的帮扶可不止这一桩呢。”
“呵,原来真是娘娘你写的...”翁晟若有所悟,“当年知秋在衙门门口击鼓鸣冤,恰逢本王随晋皇叔一道视察城南……”
我以微知著,不由嗤笑,“哦?所以王爷你见知秋小小柔弱少女,不畏强权,有勇气敲响鸣冤鼓,而且貌比西施,所以一见倾心了?”
晟王一怔,摇了摇头,自嘲一笑,“早在知秋初入霍家时本王就认识她了。只是后来知秋消失不见,霍家姐妹说她是被亲生父母接走了。没想到,竟然让本王在城南又遇到她。当时她手持的那张诉状书虽措辞稚嫩,但字迹工整娟秀。以为陈词不算老辣,倒也符合这个当时的年纪。本王还一度错认为是她写的。直到后面慢慢相熟,知秋才赧赧承认自己不通文墨。”
晟王莫不是见了那一纸诉状,才对知秋增了两分好感?如今恍然大悟,知道字是我写的,所以对我另眼相看?罢了,面对翁晟这种心思隐晦的人,还是不要太自信的好。我依旧保持着宠辱不惊的姿态,清淡一笑,“难怪当时能那么轻易摆平那吸血吃人的乡绅,我还沾沾自喜以为有自己的功劳,原是碰到了晟王殿下,才能为美人申冤做主。不过,你今日,为何忽然要问起这事?”
“本王瞧今日这天气,这热闹的气氛,像极了前年春节初七畅春苑的那一场宴饮。当时皇兄设宴,约了诸多文士将才入宫下棋对诗,起武切磋。太后又恰好携各家千金贵女来畅春苑放孔明灯,本王记得当时良妃娘娘也在其中吧。后来大家匿名比试书法,其中有人写了一首诗,本王至今不忘。只觉得似曾相识,不过比起初见时,笔力深厚了许多,形神秀挺,更加流畅华美了。”
翁晟说着说着,由远及近,慢慢踱至我跟前,徐徐朗诵道,“释迦山前鹭鸶飞,暮雪寻渔荒径回,短相识,长相忆,踏尽斜阳不须归。娘娘对这首仿鉴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可有印象?”
呵,原来他早在那么畅春苑时就开始怀疑我与翁斐之间有私交了。我一直以为是花朝节在碧海楼替翁斐下棋对战时,翁晟才有所察觉,然后才会有清明节时在朱昂家对我的试探。我无畏地抬眼,凝视翁晟清亮的眼睛,不怒反笑,“晟王殿下这般关注本宫的一举一动,连本宫随手胡写的诗都能倒背如流,莫不是你……”
我挑衅地将尾音拉长,却迟迟不把后半句话说完。本来还气定神闲想看我身陷局促的翁晟,眸中有隐隐一丝慌张一闪而过,以愤怒的语气和不自觉加大的声量掩饰道,“哼,本王只是心系皇兄罢了。本王关心皇兄的安危,这才会无意间留意到他身边的草木风吹,比如这首诗,又比如碧海楼那位与他出双入对的女子。”
第163章
我不再理会翁晟, 提腿下楼,离开瞭望塔。行至汉白玉长阶时,忽然察觉到腰间佩戴的璎珞不见了, 便遣木槿沿路返回寻找。等待她回来的过程中, 觉得无聊,就靠在了龙凤浮雕的长廊上, 吹着夜风,寞寞凝望着歌舞升平的大明殿方向。
没过一会儿木槿吁吁小跑回来,很茫然遗憾, “娘娘, 奴婢没有找到你今天佩戴的璎珞……”
“这璎珞也不算值钱, 本来掉了也无妨。只是它终归是私人之物,就怕被别有用心的人捡到大做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