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了,此刻还在他阵营中的那些人作何感想?
马齐曾经为了他出了不少力,他怎么能刀棍相向?
松了,跟皇阿玛那里又改怎么交代?
皇阿玛这是让他跟站在他阵营里的那些人自相残杀。
对于别人来说,废太子风波基本上在这次面向全体臣工的传谕之后就结束了,但对于八阿哥来说,这场风波却是才刚刚开始。
他能感觉庆幸的就是,皇阿玛只动了一个马齐。
只是八阿哥还没有被这点庆幸安慰到的时候,王鸿绪被原职解任了,是御前侍卫吴达海亲自去传的圣旨,圣旨到王家之前,谁都没有听到风声。
王鸿绪是户部汉尚书,说一句朝中要员一点都不夸张,但就这么被解任了,皇上连单独召见他一下都没有。
而且明旨令他即刻交接户部事务,三日内遣返原籍,这跟对待罪人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王鸿绪特别委屈,推举八阿哥为太子这件事中,他根本不是主要人物,阿灵阿揆叙还有佟国维的那些儿子侄子,哪个不比他蹦得高。
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单单要处罚他?
夜色上来,一顶小轿子停在了李府后门上,有个小厮脚步匆匆地上前拍了拍门,好一会儿里面才打开。
小厮说了句什么,看守后门的老头向外看了一眼,说道:“我们家老爷身子不爽利,刚吃过药睡下了,不见人。”
小厮求了又求,末了还塞给看门老头一张银票,看门老头像是碰到烫手山芋似的抽回手,“你们等着,我进去问问。”
感觉没过多久,那后门又响了一声,看门老头只探出半边身子,低声道:“真见不了,不过我们家老爷有句话给贵府老爷,以后不在朝中喝酒了也要谨言慎行。”
第90章 崩溃了
很快, 小轿子又乘着夜色远去了,坐在里面的王鸿绪冷笑,枉他们汉官都推李光地为首, 这人就是条老泥鳅。
简直是不沾一点风波。
什么又问进去问问, 唬弄傻瓜玩意儿呢。
恐怕李光地早就知道他会找过来,提前已把两条锦囊妙计吩咐好了,若是他不坚持见一见,那边什么都不会说。
他坚持要见一见,才提醒他谨言慎行, 呵呵。
某些话他总不能跑到大街上跟市井百姓说去,还不是跟他们这些同僚一起吃酒的时候说的, 要传出去也是他们传的。李光地个老狐狸,恐怕早就知道他会有今天这一遭了。
其实, 王鸿绪也没说什么, 他只是在年前的有次酒宴上说了句“虽然万岁爷有复立太子的意图,但观圣心, 好似还没有一个最终决定”。
王鸿绪回忆了一下当时的几个同僚, 只能认下被啄的这一眼。
他想了想,掀开窗帘对旁边扶轿的小厮低声快速说道:“绕道去八阿哥府。”
畅春园, 清溪。
康熙正戴着眼镜计算一道数学题,梁九功走到跟前说:“万岁爷,科远来了。”
康熙点点头, 一个身穿黄马褂五官板正的人低头走进来,到跟前打千行礼,梁九功就已经带着人去外面候着了。
科远:“王大人去了李相府上, 没见。又去了八阿哥府上,也没见。”
康熙拿笔尖舔了舔墨, 说道:“继续看着点吧。”
“嗻。”科远正要告退,外面传来说话声,“梁总管,我阿玛这儿不方便?”
科远:这话说的,奴才成了见不得人的了。
康熙摆摆手,科远后退,走到门口时与正在梁九功引领下进门的胤祝迎面遭遇,科远垂首低头,见了礼等这位爷先进去才走。
胤祝又回头看了眼,皱眉:刚才擦身而过的那家货怎么特别有种扫地僧的感觉。
“皇阿玛,刚才那个侍卫,我怎么都没有见过?”
胤祝坐到炕上就发问。
康熙看着纸上演算出来的这道题目,漫不经心的:“宫廷内外一二三等侍卫有两万多,朕都认不出全。”
你没见过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胤祝:---我只是打听事儿而已,您不想说就直说呗。
【触发词条,扫地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