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第6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云瑟兄长中了秀才,还是院试的案首,九九已经是书里的贤媛佳人了,你一天天找人家玩,还腆着脸和人家要书看,我和你一家真丢人!”
……
存兰慢吞吞站起来,把装满了青草的背篓背在肩上,认真地说,“我还是想识字,学些日后用得上到东西,但九九你读的那些书,我就不看了。”
“……”九九咬了下唇,“反正你先识字吧。”
存兰小心翼翼地问,“我都告诉你了,你不生我的气了好不好?”
九九跺了跺脚,“谁真生气了,我是被你笨到了!笨到了!”
存兰笑了起来,村里很多人包括她母亲都说九九越来越有大人样子了,但在她眼中,小伙伴依旧一直是那个样子。
“对了,你家隔壁新来的那个白玉钏和你怎么了?她没把你怎么样吧?”存兰想起之前的事情,不安地问九九。
……
秋华年等了大半日,杜云瑟终于踏着夕阳回到了家中。秋华年听到开门的声音,赶紧迎上去问,“王县令说什么了?”
杜云瑟知道秋华年着急知道结果,言简意赅道,“巡查边境的钦差大臣已到襄平府,据说与二皇子关系匪浅;朝廷要在漳县与附近几县征徭役,一户一人,不容拖延。”
第49章 人生四喜
“征徭役?这么快?”秋华年愣住了。
从胡秋燕口中得知朝廷在边境几县加征徭役时,秋华年已经料想到距离边境不算太远的漳县也躲不过,但他还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
“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开始秋收了……”
“正因为要秋收了。”杜云瑟缓缓摇头,“秋收之后,我朝便会粮草充足,人手闲暇,草原王庭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势必会在秋收之前放手一搏。虽然吴深还未传来相关消息,但从边境几次加征徭役上来看,形势已经极为紧张了。”
被征到边关服徭役的人,要负责搬运粮草、军用器械,修筑工事,清扫战场,如果军队人数不够,还要填入军中上战场拼杀,是徭役中最九死一生的。
“边境几县已经征过两次徭役,为了守地也为了秋收,短期内不能再征了,可边境人手还是不够,所以只能从其他地方征收。”
秋华年忧心忡忡的皱眉,“我们这里会征第二波吗?”
杜云瑟神情未缓,“听王县令的口风,应当是躲不过的。”
“……”
秋华年叹了口气,他心里已经出现了许多要去服这次徭役的杜家村的人的名字与脸。
他来到杜家村这大半年时间,早已与这些人相熟,习惯了这些朝夕相处的面孔,这次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再也回不来了。
“那位与二皇子有关的钦差大臣又是怎么回事?”
“这位大臣是朝中掰扯了许久,最终推选出来辽州严查边境走私一事的。”
“他名为赵田宇,是元化十六年的进士,那年进士的座师是二皇子的外公,赵田宇颇得其看重,本人也在营造构建上有些才能,擅长打理庶务,步入官场后升迁很快。”
元化十六年也就是六年前,赵田宇得中进士不过六年,就已经能成为钦差大臣,哪怕放眼整个裕朝历史,也是极快的了。
“怎么偏偏选出了二皇子的人?”
“或许是为了权衡吧,三皇子已经获封晋王,二皇子这边总也要补上一个注。除此之外,赵田宇本人的能力也适合担当此任。”
补注?谁来补注?补什么的注?
除了天子,谁还能在夺储之争中高高在上、把控全局的给竞争的皇子们补注?
元化帝到底想干什么?软禁太子,却迟迟不废,剩下两个最有竞争力的成年儿子,也被他掌控在手中,像摆弄天平一样拨动着。
这些事他们如今远在辽州,无法得知细节,也暂时没有必要细想。
杜云瑟换了个话题,“我此次还知晓了隔壁新来的杜紫蓉母子三人的来历。”
“什么来历?难道真的和京中的王爷有关?”秋华年来了兴趣。
这几天玉钏和她弟弟以及紫蓉总是在他家门口晃来晃去,不时说几句阴阳怪气的话,虽然造不成实质性损伤,但也烦人的很。
“二皇子手下有许多商贾,杜紫蓉的丈夫白彦文便是其一,不过他前几年因办事不利被二皇子冷落了,这次二皇子要派商贾来辽州配合赵田宇行事,杜紫蓉的丈夫正巧在辽州一带做过好几年生意,这才将功赎过随行而来。”
“原来是这样啊,替京中的王爷办事,倒也没说错。”
虽然二皇子尚未封王,但他毕竟是皇上的亲儿子,母族也势力不小,成为王爷是迟早的事。
秋华年觉得有些奇怪,“虽然被冷落了,但毕竟是替皇子办事的,家中资产应当不小,怎么他们母子几人的衣着打扮都很普通,一直住在庄寡妇家里,从不拿钱补贴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