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第64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宝礼家虽然不忿,可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自我安慰镇上的私塾才是正经读书人去的地方。
随着秋日脚步的接近,没有深加工的皮棉已经收了有大几十斤了,满满当当堆了几个大箩筐,全收在后面的罩房里。
秋华年忙活了几日,在杜云瑟帮手下根据记忆复原出了去棉籽的脚踏撵车,又把一个罩房完全腾出来,摆了一张巨大的平桌,在房梁上吊起绳子,挂上棉弓,提前将弹棉花的场所布置好。
清晨和傍晚,趁太阳不热的时候,秋华年把没有去壳和籽的皮棉搬到院里,和孩子们一起剥棉花。
剥棉花是个细致活,棉桃的外皮干枯蜷缩后变得极脆,手劲稍微大一点,就可能让细碎的枯皮混入棉花里,污染棉花的白净,所以必须小心翼翼一缕一缕地往外剥棉花。
课余时间,九九春生都坐在院里帮忙剥棉花,存兰和云康只要在也会来帮忙,学会了再回去教自家人怎么做。
就连迟清荷,因为此前从未见过这个样子的棉花,也跃跃欲试。
孩子们把剥出来的棉花一团团放在大圆簸箕上,秋华年端着这些棉花走到脚踏撵车旁,开始去籽。
一只手转动旁边的摇杆,一只脚踩着脚下的踏板,把一大团棉花放在撵车的两个圆柱形滚筒上,手轻轻往前推动,棉花通过靠的极近的两个滚筒,里面的棉籽自动被剥离出来。
这些棉籽留下来处理过后,可以当来年的棉花种子。
去籽后剩余的棉花就是干净的处理好的精棉了。
不过想要棉花更加柔软舒适,更好地发挥御寒的作用,还有一道弹棉花的工序。
弹棉花很费体力,秋华年不急着干,打算等家里的棉花收的差不多,族长家和胡秋燕家的棉花也都收好,一起聚几天时间把所有棉花都弹了。
随着棉花的收获,秋华年整理了一整年的棉花种植农书的初稿已接近完成。
这本农书从选种子开始,一路从催芽育苗移苗,讲到施肥控旺,再讲到除虫补肥,最后还讲了棉花如何采摘、如何剥离、如何弹得松软舒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