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第200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胎教这个概念是秋华年提出的,但里面蕴含的道理和“孟母三迁”有异曲同工之处,杜云瑟接受得很快。
秋华年听了一章的古文,渐渐受不住了,打了个哈欠后开始捣乱,拉着杜云瑟的衣袖乱挠。
杜云瑟知道华哥儿今日的耐性用完了,把书放到一边。
“圣上打算在东北用兵了。”
“嗯?”秋华年眨了眨眼。
杜云瑟知道秋华年多么聪慧,也完全信任自己的爱人,进京以来朝堂上的事几乎没有瞒着他的时候。
“上次在东北大规模用兵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鞑子休养生息多年渐渐起势,近年屡次犯边,致使边境百姓损失惨重。圣上的意思是与其养虎为患,不如直接下狠手将它打痛打残。”
“是这个道理。”秋华年觉得元化帝的决定没有任何问题,有气魄和胆量动刀兵的帝王总比一味求和退让得好。
只是……
“大军出征,征兵、粮草、军饷、徭役……每一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打仗不像郊游,去一趟就能结束,大规模战役至少要持续半年时间,很有可能要从夏打到冬去春来,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
一旦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拖上个三五年时间都有可能,好消息是只要不出意外,比起占据中原之地幅员辽阔的裕朝,鞑靼肯定是先撑不住的。
杜云瑟说,“陛下一直在等待发动这场战争的最佳时机,华哥儿的棉花和甜菜给了他非常大的信心。”
秋华年的新式棉花种植法已经在裕朝各地的皇庄种植了,在秋华年的远程指导和皇庄官吏与佃户们的努力下,皇庄上的棉花长势喜人,可以预料到秋天的丰收场景。
上千亩皇庄的棉花,产出数十万斤棉花,足够供给十万大军,让兵卒们在冬日没有后顾之忧地战斗。
此外白糖是重要高热量供能食物,能够榨糖的甜菜的出现,解决了北方辽阔的土地无法种植甘蔗产糖的问题,让元化帝对赢下拉锯战的把握更大了。
这一场主动出击的守边之战,裕朝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势必要赢下来。
秋华年缓缓吐了口气,如果告诉三年前刚穿越来打算种棉花赚钱的他,他的棉花种植法在未来会成为奠定一场战争胜利的地基,他一定不会相信。
但现在走到这一步,他只能继续向前向上努力,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帮助到更多的人。
秋华年热爱和平,却也明白和平是要用斗争和鲜血争取的,一味偏安一隅、养虎为患,下场就是历史上的宋朝。
“东北打起来的话,吴深和宝义叔他们是不是都得上战场?”
“嗯,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
“也有命丧黄泉的可能。”秋华年接口说完后半句。
接下来的几天,秋华年一直在琢磨自己还能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战役做些什么。
裕朝国富民强,战事刚开始的时候粮食是不缺的,夏天也不需要保暖的被服,到天气冷下去的时候,全国各地皇庄上的棉花已经丰收了。
夏天、夏天……秋华年想着想着,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夏天气温高,细菌增长快,伤口处理是行军打仗过程中的大难题,一旦处理不当感染,一条命就没了。
裕朝虽然有许多治疗外伤的膏药,但造价昂贵,调配不易,无法大规模供给,很多兵卒受了伤只能默默等死,侥幸捡回条命,也会像杜家村宝真的小儿子云空那样缺胳膊少腿,失去生活能力。
如果能研制出一种原材料易得也易于保存的处理外伤的药品,裕朝军队的战斗力和生存率一定会提高许多。
而这样的药品,秋华年脑子里正好有一个现成的——碘酒!
他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不敢自己直接研究走漏风声,趁去小庄子看果树苗生长情况的时候悄悄找了太子,把十六要了过来。
这下十六可没借口继续躲人了。
第152章 练武
皇庄旁的小庄子上,秋华年和十六一起进入主宅的正房。
主宅是今年春天新建的,三进宽敞的院落外加一个铺着石子的大跨院,用料扎实、营造精巧。秋华年没有让人盖花园,墙外就是一整个庄子的自然美景,何必弄个围在墙里的人造景致。
这个庄子离京城近、土地肥沃、水渠发达,秋华年整体上非常满意,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温泉。
京中权贵多,有数的好东西早就被占完了,离京城近的有温泉的庄子几乎都在权贵手中,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
秋华年只能遗憾地与泡温泉的爱好说再见。
进了正房后,秋华年先让人给椅子上垫上舒服的垫子,从冰窖里取来冰盆,又上了各色时令水果与色香味俱全的甜点,把房间收拾得舒舒服服的,才以有要事商谈为由让所有人都出去。
整个过程中,秋华年一直愉悦地勾着唇角,脚步轻快,十六瞥了他一眼,默默移开视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