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第259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秋华年边走边浏览四周的景色,走了一会儿,突然在一家药铺前驻足。
这家药铺名为“俱欢庐”,铺子规模算是中等,看牌匾和门楣上的漆的新旧程度,应该是近几个月新开的。
吸引了秋华年注意力的是铺子前面立着的一块大木牌,木牌上写道——“鳏寡孤独,免费医治”。
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资金要考虑,成本要考虑,社会压力和同行的风言风语也要考虑。
据秋华年所知,这个时代虽然会有愿意给穷人义诊的善心大夫,偶尔也会有药铺主人为了积善行德,给穷人发放一些免费的药材,但真正把治病和开药结合起来,长期给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医治的,却闻所未闻。
秋华年看向铺子里面,竟看到一个熟人。
正在药柜后面抄药方的迟清荷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了出来。
“县主,您怎么在这儿?”迟清荷眼睛发亮,精神状态比起过去可谓焕然一新。
“这些天回京办事,今天来逛庙会,正巧路过。”秋华年看向药铺的牌匾,“这家俱欢庐是你们家的产业吗?”
迟清荷摇头,“这家药铺的主人叫白清欢,是我新认识的朋友,药铺是她姐姐出钱帮她开的。”
“我有次路过这里,看见外面的牌子很受触动,进去想见一见店主,发现我们两人名字里都有个清字,一来二去就成了好友。我在家中闲着无事,便来药铺和她聊天,顺便帮一些小忙。”
新帝登基之时,迟清荷因为揭露“清池闲人”真相之功受封诗池乡君,家人免于被江南迟氏主系连累,其父也得到了一个京城附近的县令官职。
江南迟氏树大根深,哪怕已被满门抄斩,依旧有怀恨在心的残党隐藏在暗处,为了安全起见,迟清荷的家人们商议过后,决定在天子脚下多住两年,等时局更加稳定再一起返乡,所以迟清荷留在了京城。
迟清荷邀请秋华年进去坐坐,秋华年对迟清荷口中的白清欢有些好奇,这里离城隍庙已经非常近了,他索性让人去找闵乐逸,把见面地点改在了俱欢庐。
俱欢庐内部干净严整,分为了几个区域,除了柜台和一大排药柜、煎药炉,靠内还有一片问诊区和一片休息区。
白清欢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女子,容貌靓丽,衣着简约,头发用一根藤钗束起,梳着妇人的发髻。
迟清荷带着秋华年进来时,白清欢正在给一个脸上全是脏灰,双手生了冻疮的孩子把脉。
她半低着头,温声询问孩子的身体情况,没有一点嫌恶与不耐。
“这是……”
“清欢学过一些医术,俱欢庐有一位老大夫坐镇,遇到简单的病症清欢也会诊脉开药。”
迟清荷没有细说,但秋华年已经从细节上推断出白清欢是一个有隐情的姑娘。
她的年纪,她的妇人装扮,她“抛头露面”在药铺坐诊,给她钱帮她开药铺的姐姐……
白清欢——
“清欢姑娘的姐姐叫什么?”秋华年低声问。
“清欢的姐姐叫白承欢,也是一位很温柔和好说话的人。”
秋华年确认了自己的推测,没有再说什么。
白承欢这个名字他听说过,她是辽州大商户白家的女儿,被家人当成投资的道具嫁给穷书生李睿聪,李睿聪发迹后嘴脸骤变,白家人不但不帮女儿出头,还变本加厉地送钱送美人讨好姑爷。
后来李睿聪投靠在迟氏和晋王门下,新帝一方以白承欢为突破口,与她合作把假情报传递给了晋王……
秋华年很佩服白承欢这样在绝境中依旧能找到一条生路的女子,听闻她和妹妹都开始了新的人生,秋华年很高兴。
秋华年站在原地,默默等白清欢给流浪的孩子看病,突然,他听到店铺门口传来一道有些耳熟的女声。
“你们这个药铺……能免费给寡妇看病抓药,对吧?”
第228章 郁氏的变化
秋华年转头,看清来者是谁后挑了下眉。
问诊区在店铺内侧,中间隔着一些药柜,秋华年又站在一个视线死角,门口的人没有看到他。
俱欢庐的伙计是特意挑选过人品,被白清欢嘱咐过的,看着眼前虽尽力打扮过但难掩憔悴和落魄的妇人,没有一丝不耐烦,热络地招呼起她。
“是这样,只要在鳏寡孤独中占一样,就免费诊治。我们主家正在里面给别人看病,您先坐坐等一等,喝茶还是喝枸杞汤啊?”
来人顺着伙计的手势看向问诊区,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正在接受诊脉的流浪孩子。她的眉心抽了一下,脸上浮现出无法抑制的嫌恶之色。
“你们这药铺怎么回事?这么脏的野东西,怎么能坐在凳子上?这凳子和桌子别人还能用吗?!”
她的声音有些尖锐,在安静的店铺里非常刺耳,本就低着头的孩子抖了一下,肩膀蜷缩起来,搭在桌子上的手飞速抽走藏在身后。
白清欢吸了口气,从桌后起身,几步走到外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