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厢挨在窗后的人看了半晌,纳罕道:“她怎么还不哭?”
傅姆也在探看,啧啧道:“是位四平八稳的女郎,不小家子气,不因别人的议论惊慌失措。可见您的眼光就是好,从人家家门外远远看一眼,一下就瞧上了。”
太后说那是,“我瞧见她,她也瞧见了我,冲我笑了笑,我立时就认定了,这位女郎将来定是我的儿媳。可惜她父亲招人恨,竟还嫌弃我们家,我家好歹也是吴王之后,配他一个商户难道高攀他了?”
还是不能释怀啊,傅姆笑着开解,“如今人不是来了吗,等着您召见呢,您还晾着人家?”
太后道:“上赶着不是买卖,就是要给她些教训,让她知道今非昔比……”说着回头问,“珍珠,她来了多会儿?”
傅姆算了算,“得有一盏茶了。”
“啊,一盏茶了……”太后思忖再三,“怪热的,不会中暑吧!算了,让她进来,被人笑话了半天,也差不多了。”一面又吩咐,“等等,把十二侍也给我传来,让她知道掖庭中不缺她一个,陛下如今有许多女郎可供挑选。”
傅姆道是,领命承办去了。
很快十二侍从后门入殿,苏月也被传了进来。太后坐在上首,神色淡漠,看着她俯身行礼,寒声道:“辜娘子今日怎么想起上我这里来了?难道在梨园过得不甚顺心吗?”
这算给了下马威,太后自觉已经很严厉了,严厉得小女郎不知如何是好。
苏月呢,抱定了一个宗旨,嘴甜一些总不会错的,便俯身道:“梨园在太后的护佑下,早已不是前朝时候能比拟的了。卑下在梨园过得尚好,只是一直惦记着该来向太后请安。前几日叩谒了陛下,向陛下央求再三,陛下才准许卑下进来拜见太后。”
太后淡淡一哂,“你要见老身,所为何事啊?”
然而要说所为何事,天就要聊死了。苏月又不好说自己是被皇帝发配来安福殿的,搜肠刮肚道:“卑下从姑苏远赴上京,与家人离别,一直觉得很孤寂。上回陛下整顿梨园,卑下便向陛下恳请入太后宫中,平时还能吹弹些吴地的小调,给太后解闷,潦慰思乡之情。”边说边怯怯地抬了抬眼,“太后恕卑下斗胆,不知为什么,卑下一见太后便觉得亲切,愈发坚定了要在太后身边侍奉的心。”
这番话说得人牙酸,一字排开的十二侍听了,脸上千奇百怪,什么神情的都有。
太后却喜怒不形于色,抚着扶手沉吟:“原来是想入安福殿侍奉……”说着指了指一旁的十二侍,“可我身边已经有了这些女官,恐怕再没有差事指派给娘子了。”
苏月面对这样的刁难,很有迎难而上的决心,温情的江南女郎,语调里也带着柔婉的韵致,细声道:“卑下什么都做得,洒扫擦洗,跑腿传信,只要太后有吩咐,没有卑下做不了的活计。”
就是这种向上的生命力,不像那些娇滴滴的女郎,这不行那不行。所以即便时隔三年,受了被拒婚的委屈,回过头来,还是觉得当初的眼光不错啊。
太后心下立刻又称意了,脸上浮现的是勉为其难,无奈地叹了口气,扭头吩咐傅姆:“既然如此,珍珠,命人安顿好她。这下十二侍变成十三侍了,诸位要想受封,可得更加精进些了哟。”
第32章
众人俯首道是, 十二侍早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路该怎么走,只有苏月还迷茫着,她是进来做宫人的, 怎么最后不明不白加入了她们, 十二侍就这么变成十三侍了?
想向太后陈一下情, 道明自己的来意,然而向上觑觑, 忽然又没了底气。三年前已经拒过婚了,三年后再来一回, 她不怀疑太后会就此重新记恨上她, 对她来个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满意地审视一下众女郎,太后觉得心已经放回了肚子里, 再也不用为掖庭空空而发愁了。这些女郎将来是紫微城的中流砥柱, 绵延子嗣就靠她们了, 好饭不怕晚,虽然皇帝婚事一直未成, 但成起来花开数朵,也不耽误什么。
先前的十二侍,太后曾一一了解过家世, 第十三位姗姗来迟, 底细她也一清二楚, 但不能厚此薄彼,也要走个过场才好。
“让她们先退下吧。”太后吩咐傅姆,又偏头另外发了话, “辜娘子留步,我还有几句话要问。”
苏月道是, 恭顺地站在一旁,待十二侍都从殿里退出去,才听见太后发问:“你今年多大了?若是没记错,应当十九了吧!”
苏月呵了呵腰,“回太后,卑下三月里年满十九,年岁渐长,但有力气,可以承办宫中的各种差事。”
所以还得是江南的姑娘啊,享得了福,吃得起苦。尤其像那等商户人家的孩子,自小懂得持家,就算照着现在的眼光来看,也合乎儿媳的各种标准。
不过太后一直有些想不通,“你是去年才入上都的,来时也十八了,家里一直没有为你定亲吗?”
苏月心道倒是想定来着,阿爹不是看上了街尾那位王谢出身的读书人吗,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等派人说合,自己就给征入梨园了。
但实情不可说,那些旁支末节只会岔出更多的是非来,因此乖顺道:“家里确实一直没有给我定亲。早前战乱,一家人只图不分离,家君说了,就算一辈子不嫁人,家里也不嫌弃。”
太后哼笑了声,“你父亲也真是古怪的人,哪有为人父母阻断孩子姻缘的。他愿意留你,却不问问你愿不愿意做一辈子老姑娘。”
苏月答得很委婉,“那时兵荒马乱,不敢设想会有如今的安稳日子。父母之爱很简单,无非把儿女留在身边,拿命来护恃。”
她说这番话,让太后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好前程被葬送了,换作一般贪慕虚荣的女郎,只要把责任推给爹娘,就能撇清自己表明立场,讨上最廉价的好。可她不一样,她仍旧处处为父母周全,没有半句怨怪父母的意思,太后顿时觉得这女郎有孝心,美丽随和之外又添了一宗好处。
不过对于辜祈年,太后仍不能轻易原谅,不明白这么市侩的商人,怎么生出了如此重情义的女儿。
“我原先以为你早有了好姻缘,令尊拒了我们家的婚,合该是我们配不上你家。”
苏月忙说不敢,“太后误会了,后来也有几家登门提亲,家君照例一一婉拒了。并非我们对婚事挑肥拣瘦,实在是爹娘舍不得外嫁女儿,也怕我憨蠢,到了夫家惹公婆不快。”
如此说来,太后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一半,便笑吟吟问她:“你如今也见到陛下了,觉得他怎么样?”
苏月真诚道:“陛下宽仁,伟岸,有雄才大略,乃是人中之龙,非凡品可比拟。”
太后又舒称了几分,倚着扶手再接再厉,“若现在再让你选,你可还愿意听从父母之命,错过这门好姻缘?”
所以说,太后和皇帝母子是真的有执念,不论出个子丑寅卯,过不去自己心里这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