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女配生存指南

年代女配生存指南 第64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看到了下车的她和王川泽,王星若露出了笑脸,“终于到了,我就算着你们是这一趟火车。咱们柚宁在火车上不舒服了吧,来,姑姑抱。”
王星若把孩子接到了自己怀里,一直逗着兴致不高蔫了吧唧的孩子,没一会儿,柚宁便被王星若逗的咯咯咯的笑,抱着王星若的脖子不撒手。
“咱们先回家,什么都给你们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们来了。笙笙,你上次寄给我的脆萝卜吃完了,你信里说好吃,我觉得是真不错。”
“二姐喜欢吃我再给你做,我得了我妈真传,做出来的脆萝卜顶顶下饭。”
王父王母单位申请的房子是一栋二层小楼,还带了个小院子,院子里种了菜,柚宁直接拉了拉王星若的衣角,得了准信,她跑到院子里摘了几个红番茄给了弟弟。
结果这小东西拿着啃了半天,番茄皮都没破。
孟笙笙问了问王星若房子的事,知道房子还没放开买卖,买房这事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王川泽陪着孟笙笙,一直到了报名那天。
孟笙笙拿到了寝室钥匙,是个六人间,上下架子床,她来的是最早的,于是她选了个靠窗的上铺。
住过校的人都知道,下铺的床位就是整个寝室的公共凳子,她可不想每个星期洗一次床单。
孟笙笙把东西归置好了,寝室还没人来,于是王川泽带着人吃午饭去了。
孟笙笙报完名才知道,这时候读书真是一件省钱的事,每个考上大学的人竟然还有国家补贴,好些原本有单位的,原单位工资照发、或者发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八十。
孟笙笙不知道八三一厂是舍不得这些钱,还是觉得自己上完大学就不会回去了,直接给她办了退休,连工资都省了……
要是家庭困难的,还能申请助学贷款,而她现在这种家庭条件,是没资格申请助学贷款的。
国家助学分几档,学生分不同情况,最多的每月可以从学校申请十三块钱补贴,还有八块钱的副食品票补贴。
最低的也能申请三块钱的现金补贴。
孟笙笙算了一下,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她每个月能从学校拿十四块钱,据说就读师范学校、医学学校、农林学校的学生,每月另外加四元钱的补贴。
她还专门给她哥打了电话问了问,还真是这样,她每个月拿十四块,她哥能拿十八块。
好些家庭贫困申请了国家助学金的,每个月甚至能拿到二十七块钱。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每月十四块钱,其实已经很多了,在菜钱几毛几分,肉价一两块钱的情况下,食堂每顿饭只要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谁能说这十四块钱不够用。
孟笙笙和王川泽这些年,不仅靠着工资,还有她和王川泽弄到的很多福利,存了也有八千多了,在这年代,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
所以即使学校没有补贴,她在学校也能过的非常滋润。
第58章 第58章
叫孟笙笙觉得有些不习惯的是,学校要求在校生必须住校。
她还想着走读能每天回家看看孩子呢,要是在校生必须住校,那她可见不着孩子了,一周好几天见不着孩子,她是真不放心。
王川泽却一点不发愁,“没事,先住校,后面慢慢和学校沟通嘛,什么都能谈,就算你以后都要住校,白天我还不能带着孩子来看你了?”
孟笙笙看着这人这么淡定,她本就是个心大的,于是也把这事先扔在了一边,催着王川泽吃完午饭快回去照顾孩子,她担心二姐以前从没照顾过孩子,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忙不过来。
等把孟笙笙报名的事情处理好了,王川泽和孟笙笙在学校门口分了手,等看不到孟笙笙人影了,他才回头骑着自行车离开。
她回了寝室,这时候寝室里已经多了三个人了。
三个人相互间明显也不是很熟的模样,不过都在整理自己的床铺,有事情干,所以也不显尴尬。
孟笙笙一进门,另外三人整齐划一的停住了手里的事,回头看了看她。
三张架子床,上铺已经被占完了,还剩下靠门的两张下铺没人。
地上的东西很多也很杂,被褥、网兜、脸盆、保温壶……把地上那点空间快占完了,只剩下一条狭窄的小路能通过一个人。
住孟笙笙下铺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老大姐,她看着孟笙笙笑笑,“挡着路了吧,我把床铺收拾好就收拾一下地上的东西……”
孟笙笙笑笑说道,“不着急,我也有好多东西放地上没收拾呢。”
等人来齐了,来了个自我介绍,孟笙笙也知道了寝室六人大概的情况。
住她下铺的大姐叫汪兰英,二十九岁,已经结婚有三个孩子了,她和她爱人都是京城本地人,她在京城的棉纺厂工作,原本已经干到副主任级别了,听说大学重新招生,她放下了自己的干部身份,考进了大学。
住她对面上铺的叫钱小爱,春城人,在黑省当了五年知青,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没结婚没孩子。
钱小爱下铺的是周美红,是整个寝室最小的孩子,才十七岁,应届生。
住角落的上铺是董巧云,在川省当过知青,还在当地嫁了人,有两个女儿,爱人孩子都在村里,等着她毕业分配工作房子之后,就把一家人带进城里团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