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事还没过去两天呢,厂里就又来了一批新人,孟笙笙看看隔壁的办公室,晚上对着王川泽吐槽,“这都来了多少人了?还来,我这个小小的科室,光副科长就有了五个,平时什么事也没有,整天看报纸喝茶的岗位,来这么多人是想干嘛?更夸张的还是朱能,他手底下竟然有了八个副科长……我是真看不到,这厂子还有什么前途……要不了一年,厂里就得入不敷出,厂里职工的工资,就得减少。”
孟笙笙说这些一向是不背着家里孩子的,小的那个没闲心听这些,柚宁差不多已经懂事了,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家里的话一般就没出过门。
柚宁听得半懂不懂的,但是想想班里那几个交不起课本费的同学,好像有点理解了,知道以后底层工人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妈,那厂里的工人怎么办?能帮帮他们吗?”
孟笙笙沉默片刻,她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释,她不是不想帮那些人,但是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
厂里的人际关系复杂,水很深,她一个人是清的,根本没用。
比如,给厂里找销路的销售科科长,他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把厂里的布卖了,虽然当时卖的是厂里的积压品,但是你卖的价格确实低,而且后面厂里正常销售的布匹也没改回正常的价。
虽然在这一阵子是厂里的功臣,但是之后呢?清算的时候,人家反手就能告他一个贱卖国家资产,把罪通通推到他一个人的脑袋上。
这不能算是替人背锅,毕竟这事他确实干了,但是,这并不是他一个人干的,他一个人根本做不了这么多的事,掩盖不了某些情况,得好些人一起,相互遮掩,但是最后的结果,没准就能算在他一个人身上。
孟笙笙拧眉,“哎,我倒是想帮,但是帮不了啊,我这个脑子,要是强出头,没准就得给其他人顶杠了。”
虽然听不懂,柚宁还是理解的点点头,“妈,没事,不开心就不在厂里待着了。”
还是闺女贴心啊。
第69章 第69章
孟笙笙在厂里悠哉悠哉的过她最后两月的小日子的时候,京市旁边的梨城,开始出现问题。
市里的支柱产业垮了,没了税收,整个梨城的财政都受到了影响,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财政没钱了,教育行业、金融行业……只要是靠着财政发工资的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整个城市差点停摆。
没办法,只能向上面求救。
政府不可能放着一个城市的民众的死活不管,所以还是给梨城拨了款,梨城的情况暂时稳定住了。
孟笙笙知道,这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不止是梨城,各个地方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而且政府现在也穷,不可能一个地方出事就给一个地方拨款了事,给钱永远只是下下策。
现在梨城只是一个特例,但是特例变多了,就成了普遍情况,地方没钱给中-央,到时候一穷穷一块儿,谁都没法子,只能自己想办法自救。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孟笙笙和祝老师谈了谈。
这时候孟笙笙才知道,祝老师给她安排的,并不是学硕,而是专硕。
不用她和大学一样,每天都去学校上课,每周只给她安排了两节课,一节课在周二的下午两点到四点,另外一节课在周四的下午四点到六点。
这事只能怪她自己,当时没和祝老师沟通清楚,人家体谅你现在有工作,一个星期只给她安排了两节课,是人家的体贴,要是现在她又去当面和人说想读学硕,这不是折腾人吗。
孟笙笙还是义无反顾的在开学前辞了职,厂长象征性的挽留了几句,孟笙笙知道人家只是客套,没放在心上,把工作交接完毕,再把她留在厂里的东西就收拾收拾,毫无留恋的走了。
回家的时候,正巧碰到辛芽提了一篮子中午要做的菜回家。
家里都知道孟笙笙今天要去辞职,所以看到她回家也没多惊讶。
“笙笙回来了?今天在猪肉摊上买到了大筒骨,给家里孩子吃。”
孟笙笙说道,“前两天买的大筒骨很香,熬的汤咱们还可以煮面条。”
辛芽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里剥葱。
“日子好过了……肉都吃腻了,以前的人爱吃肥肉,现在的人都吃瘦肉……现在这肉一天一个价,还没以前肉的味儿了……我记得十多年前,过年的时候,我娘做了一小碗肉,全给我兄弟吃了,我闻着那味儿就觉得香,现在买的这肉,一大海碗都没当初一小碗儿的味道香。”
孟笙笙刚来的时候也是过了几个月没肉吃的苦日子的,当然知道辛芽的感受。
“现在的猪肉都是人工催熟的,两三个月一栏猪,和以前的猪不一样了。好些人还说市面上好些黑心的养殖户,还给打瘦肉精,那玩意儿吃了对身体才不好呢。”
“几年前也没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也不缺肉吃了,怎么还多出来这么些没听过的玩意儿。”
两人絮絮叨叨的,把午饭做好了,也只有两人在家吃午饭。
晚上的时候,孟笙笙和辛芽一起出了门,买了个猪头回来,呼了个猪头,给她的大学老师,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几个孩子的补课老师一人送了一点,家里就只剩下一小半的肉了。
家里两个正在上高中的半大男孩子,饭量不是一般的大,那一小半的猪头肉,一顿晚饭,也就吃完了。
王川泽今天一进门,手里抱着一束花。
孟笙笙正在厨房里忙活,没看到。
刚回了家把书包扔沙发上了的柚宁看到了,扑过去就要拿那束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