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 第13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午后沈晟送颂颂去上学,裴宁和华如菘去隔壁看药房,药房占用两个相通的房间,药柜已经搬来摆放好,两人仔细看了看,觉得没有问题。
他们看完裴宁问华如菘:“你爹和你明山叔公试做的妇科洗液是什么情况?”
华如菘回答:“目前药水置放二十多天就失去药效,他们在用不同的方法做试验,让药效延长。”
裴宁说:“那真不容易。”
华如菘真心实意佩服说:“宁姐你才厉害。”舍得花这么多钱建这么大的中医馆。
裴宁说:“这才开始。”
华如菘点头,家里每年烧掉因为置放时间长药效大减的药材很令人心疼,可是又不能关门转行。
堂兄弟姐妹们学了西医或做其他事,发展都不错,只有自己年复一年地学习中医,给街坊邻居看些小毛病,收入低且不稳定。
有时候心里挺迷茫,看不到前路,但看宁姐也是学中医,不仅医术精湛,还有精力在别的行业挣钱,只有学中医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她做到这一步究竟有多难。
大家看到她风光的一面,不会去想她背后辛苦流汗的一面。
两人上二楼和三楼看,上面也装修好了,已经打扫干净,裴宁和人订做的床过几天就会搬来。
他们看完下楼,转去看主体已经建好、在装修五栋小楼,每栋小楼建筑面积是七十二平方,一楼有两个房间,客厅,厨房,卫生间,二楼有两个供陪护人员住的房间,有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大阳台。
五栋小楼格局一样,裴宁目前订价每栋楼月租金是一百块钱,对普通人是天价,对有钱人来说不贵。
裴宁跟在忙活的马国柱交流一会,和华如菘离开。
傍晚,裴宁去接元元皎皎回来,热热闹闹吃涮羊肉,吃饱后送他们回学校,顺便送陆老他们回家。
12月中旬,快治疗一年的李老身体变健朗,家里人来接他回家。
生活继续,过元旦没几天,裴宁申办的各类证件下来,诊疗所名字是裴宁中医诊疗所。
牌匾已经做好挂上,用一块红布蒙着,等开业这天在吉时揭下。
开月日期订在十八日,进腊月的第三天。
沈晟帮裴宁找到两个门卫,一个是他们单位已经退休的江叔,裴宁早前给他治疗过,一个退伍军人卫国明,他是沈晟转业前曾带过的一个后辈的后辈,二十七岁,家在隔壁县。
大门旁边有一大两小三个混凝土平房,一个小房间是门卫岗,在里面上班,后面大房间是两人住的地方,另一个小房间是厨房,他们自己做饭吃。
裴宁忙忙活活中,牛桂芳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整个人精神许多,手脚有劲,能照顾自己,还能下炕干点轻省的活。
冯家人脸上充满希望。
裴宁挺欣赏他们心地善良,努力向上的精神,牛桂芳这种情况在社会上不止她一个人,大多数人的家里人不给治,女人痛苦拖着拖着人就没了。
腊月初三,早上出太阳,但天气寒冷,正九点钟,鞭炮响起,裴宁和裴坤一起拉下遮盖牌匾的红色布幔,露出竖着的【裴宁中医诊疗所】七个正楷字。
在场的人鼓掌,在场的人不多,裴家自家人和陆老,华家祖孙。
从医者愿天下人无疾病,医馆开业,没必要热热闹闹。
第148章 冷清
裴宁心情平静, 韩秀梅很激动很开心,笑容满面,宁宁不辜负她爷爷奶奶和她爹的期望, 重开医馆。
孩子们已经放寒假, 元元三兄妹也笑容满面, 脸上自豪。
裴坤仿佛年轻十几岁,脚步轻快,笑容满面, 和陆老、华大夫祖孙去看门诊一楼, 又去看独栋小楼。
裴宁见他们去看小楼, 交待元元:“元元, 去跟着你太叔爷爷他们, 一会就叫他们回家。”
天寒地冻,叔公太兴奋忘记冷, 带几个老头吹寒风久了不好。
元元应:“好。”
颂颂说:“我也去。”
裴宁:“去吧。”
兄妹俩向太叔爷爷他们后面追去。
皎皎看向大门口说:“妈,没有人来看病。”
裴宁说:“没事,又不是做生意, 天这么冷,有点不舒服也忍着。”没有人来正好, 自己能偷懒。
韩秀梅笑说:“开医馆是不能说生意兴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