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馒头好卖,耗时也久,不如圆圆的大馒头,揉搓两下就成型。
    馒头单卖,也就两文钱一个。
    他们家这样凑数,生意可以做到八文钱、十二文钱,价格匀下来,比常价略高一点。走量又大,铜板直往兜里塞,让他们都产生了错觉,钱真好赚!
    陆林他们炒的面粉不多,只有一百多斤,远远没到陆杨说的两百斤的数量。
    卖个几天,就不够数。陆二保、王丰年,还有陆大河他们,都在村里炒。别的亲戚看见,都来问话。
    陆杨说想炒就炒,盈亏自负,劝退了一帮人。
    肯留下的,货都由他们早上拖到县里。
    这点炒面粉,陆杨吃得下。这阵子卖不完的,就留铺子里慢慢卖。
    他这儿红火,但他本人不太忙。
    谢岩前阵子常回家,追着陆杨哄,把人哄好了些。他知道陆杨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各处生意红火正好,把他哄着在前面看店。外头的事和后厨的事就不劳心了。
    人多,但各商铺的人没聚起来,客栈、酒楼、茶楼的人多。他们铺子也冷清,忙忙碌碌的都在外头奔波。
    店铺不能关,开着就要人守着。陆杨给自己找事情干,在前面搭手做馒头。忙不过两天,黎峰带人过来送了酱料和春笋。这下子,他没法做馒头了,只能等着散客上门。不然拿一次货、收一次钱,就要洗洗手。他不嫌麻烦,看看洗到水里的面粉,也会心疼。
    人老实下来,他不想心焦,免得身子出问题,在正忙的时候添乱,就拿书看,还坐门口看。
    这几天,《科举答题手册》的销量持续增高,第一天卖出七十本,第二天卖出八十本,第三天有一百三十本,到第四天开始回落,所有的托儿都收工了,书生圈子里自然会有信息流传,不愁卖不动。
    卖不动,那就是没有买家了。
    回落是匀速的,到二月十六这天,总销量在四百七十二本。
    按照他们预期的,等考试结束,还有一部分考生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