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水推舟的事儿,寨主家敲锣放了话,使唤家里孩子赶车,一边敲锣一边喊,让大家伙捡了贵价的菌子,都送到黎峰家。
    原因不用说太详细,什么把控货源,才能卖出好价,不用跟这些人说太明白。说多了,他们还以为把货压自己手里,就能叫出价。
    只告诉他们,黎峰这儿有好价就行。
    这一圈宣传完,家中收山货的地盘就不够了。
    陈桂枝早说要请人一起弄,这下也不挑人,陈酒叫她姑姑,也在山脚住着,还参与炒酱了,炒酱是薄利,请他一起收菌子、晒菌子,就是开工钱。
    为着积极性,她根据斤数来定工钱。满三百斤一个价,满五百斤一个价。满千斤又是一个价。挣多拿多。
    因炒酱是几家合伙,县里有稳定的囤货后,各家每天炒两锅就够,再多一样收山货的活,忙得来。
    陈桂枝还找陆柳探了下口风,陆柳没意见。
    他最初主动找陈酒示好,也是想着两家的关系在,陈酒肯和他好好来往,叫他来做事没问题。
    陈酒会认菌子,但家里没有大秤,这回干活,就相当于是借了院子,他白天到陆柳这儿忙活,院子里堆不下的货,就用车拉到他跟王猛家晒着,等要送货,就两家一起拿货。
    为着他这事,王猛都收拾了一间空屋出来,又新搭了个雨棚。
    过了三月,夏季就不远了,天气多变,雨水说来就来,有个雨棚,收货方便。
    黎峰过去看了,有样学样的,在自家院子里也搭了个雨棚。
    他搭雨棚,是在小铺子门侧,支起木桩,搭上顶,再铺草席,把这一处的空地罩起来。
    陆柳笑呵呵望着,手里忙着做针线活。
    陈酒坐小板凳上,挑拣着山菌,说:“他们就是没事找事。”
    陆柳听惯他挑刺的话,已经能面不改色的应答:“挣钱的事,怎么叫没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