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三国

第三章 唐三少爷(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韩起到底跟了韩进几年,知道这不是韩进的风格。之所以如此,怕是这位大少爷又有什么见解,因而双眼直视看着他。

谁知韩进本人却伸了伸胳膊,拉起筷子,扯开大嘴,大吃了起来。一时这个尝尝那个试试,吃完还不忘喝口酒。每样三两口吃喝完毕,看到韩康还未动筷子,坐在那儿俨然良家少女般矜持,不禁苦笑。

这家伙小小年纪,却好似比我还老成,两人本是总角之交,可韩康受他父亲的影响,总是恪守规矩,严守本分,不管韩进对自己如何,他本人从来不会逾越半步。平时也是沉默寡言,当然这种性格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种人办事认真,只是和他在一起,时常让韩进有抓狂的感觉,纵然如此,这种态度却也让他心里钦佩不已。

吃晚饭之后,三人又去街上玩了几圈。一路上,韩进心里做了诸多思考,终于敲定而来一些想法。

回家后,韩进直接去书房找父亲,看到儿子进来,韩林放下手中的:“进儿找为父可是有事?”

在父亲面前毛皮上跪下后整理了下思路,韩进慢慢说道“士农工商,父亲认为何者为上,何者为下?缘何有此排名呢”

面对自己的父亲,也没必要拐弯抹角,韩进直奔主题。

听到儿子问起这个,韩林不禁有些奇怪,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儿子心思颇重,当下眉间微微一垂,想了想,稍后正色答道:“士农工商,早先出自《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更有《淮南子?齐俗训》中讲到:“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四者之中,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而最为贵族的最底层的士的崛起,却主要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世人皆言商人势力,转机取巧,是以不为世人所接受,即便前朝丞相吕不韦把政之后,也不再言商。

其实,四业无分贵贱,只是既然统治者认为商为贱业,那商业就不贱也贱了。”说完自己也不仅唏嘘不已。

短短的几句话,却听的韩进愣了半天,在这个士人世家把持的社会,本以为父亲会批驳商者,不想他说出如此有见解的话来,一时间,他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父亲,尽尔有此番见解。可是仔细想想也对,韩林读书数十载,虽然由于社会原因,不可能有多前的见识,但是作为当代名士,自有他独特的见解。

世上本不乏一些真理,只是既然不为大家所接受,那真理也就是歪理了,这就是三人成虎的原因吧!

既然父亲不反对,韩进就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韩遂听完,皱了皱眉头,想了好一会了,转头看到儿子希翼的眼睛,想到儿子自小做事就极有分寸,多有人省思之处,也就点点头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练完刀法箭术之后,韩进就带着韩康拜访了唐三少爷,

唐三少爷并没有韩进想象中的脑满肠肥尖眉滑目的样子,他大约三十来岁,七尺个头,身材有些福却并不臃肿。

听的韩进来访,疾步迎了出来,一副翩翩佳公子的形象出现在韩进面前。

两人素无交往,本是初次相见,奉茶过后,唐三少爷露出了他惯常的笑容,笑言道:“久闻韩公子神通大名,早欲相见,奈何缘悭一面,直到今日,始见公子当面。当真是唐某之幸。”

韩进笑着摇摇头,轻轻放下手中茶具,笑道:“三少过誉了,什么神通,不过一些小聪明而已,哪里比的三少,而立之年,便创下如此功业,当真叫小弟汗颜。”

二人闭口不谈正事,只待对方先开口。

随后二人有寒暄了几句。唐三少爷终于忍不住了,开口相问道:“韩老弟今日大驾光临寒舍。可是有什么事需要老哥帮忙吗?”

唐耀阳商场上摸滚打爬十余年了,一番话下来,二人已经是老哥老弟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