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曹操和袁术看着韩进,一脸的好奇。韩进折扇一开扇了扇,脸上一片神秘,颇有几分出尘之感。
向二人笑了笑说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这时间那书生早已羞愧的下去了。只见韩起跑上去拿起笔刷刷几笔,两边答案都写了上去。
左边书写“两个人,”右边写“佳”
人群自是不乏明智一人,看到答案后,立时晓得众人走入了思维死角。不由哄堂大笑。
然而有人就是那么的,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袁术眼见韩进出了风头,心下不爽,挑刺刺地道:“未必就正确了,切看完答案在乐不迟。不然……哼哼……!”
后边的话虽然不曾说出,言下之意,却是明了的很。
其实这时候,袁术也知道只怕这答案才是正确的,只是心里那股傲气劲儿容不得他承认韩进这个乡下小子比自己强。
就在有人以为答案错误的时候,那丫鬟跑进房中,不一会儿,笑嘻嘻地出来,瞅了一眼韩进,双目扫过众人。调皮地笑了笑,随即大声宣布道:“答案正确。恭喜这位公子了!”
众人听的,立时大喝,有人叹息,有人喝彩,有人怒骂。
国人从来不乏凑热闹的性子。
众人的目光随着韩起的身影都看向了韩进这边,平时还没有人能闯过第一关。
自然都是满心好奇。看到袁术曹操时都露出恍然的神色。这二人在京师平时走马遛狗,戏耍玩乐惯了,大多数人都认识他们。
说话间,那丫鬟有出了第二题。这一关的题有些怪,却是要对来莺儿本人吟诗一,答案需让来莺儿满意才算过关。
这一关看似比上一关简单,实则不然,这答案要来莺儿本人满意,就是大难题,诸人中才华横溢者多多,然而能得到来莺儿肯定的却没几个。
曹操在后世也是大名鼎鼎的家,但这些年走马观花,年少轻狂,还没有后来那种成就,虽也心下做的一,但看韩进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装作不能。
韩进也不客气,摇身下得楼去,登上舞台。狼毫一阵挥舞,龙飞凤舞。几十个字跃跃然与纸上。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人群中不乏此道高手,看出这诗的不凡,立时喝彩声在次大作。毫无疑问,这杜秋娘的《金缕衣》打动了来莺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