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前些天张大将军来信时提起过萧老弟你的名字,而这两天张将军的偏将正好回到京中复命,期间好像也是提到了你的名字,而这两名偏将昨天好像是出了什么事情了。”黄公公笑着一一道来。
萧守仁静静的边走边听,他努力地想从这些东西李敏啊推出点别的东西来,可是尽管他搔头绕耳可是还是没个思绪。
“两名偏将还在洛阳?出了什么事情?”萧守仁问道。
黄公公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四周环顾了一下,发现四周没什么人之后这才敢小声的回答。
“我也不是很清楚,听说这俩个偏将在回去的路上出事了,昨天收到的信儿,现在急急忙忙的就叫你们两入宫,肯定就是因为这件事。”黄公公小声的说道。
萧守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黄公公怎么知道我们在高府呢?”萧守仁反正是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随口问道。
黄公公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眯着眼睛若有所思的说道:“萧老弟啊,不是我说你啊,你还是不要和高士廉走的那么近的好,远点对你有好处啊。”
黄公公并没有回答萧守仁的问题,而是说了另外不相干的话。
萧守仁其实也是猜到了黄公公肯定是先去了自己的家中传旨,可是家里人告诉他说自己去了高府,所以他才到高府去的,因为事情很急,容不得耽搁,所以也就不曾在家中等待,而是直奔高府而去了。
没想到自己随口那么一问竟然又问出来一些东西,萧守仁装作很平常的问道:“哦?黄大哥为何这么说呢?高大人为人平和,容易讲话,而且也是朝中的老人了,应该是可以交给守仁一些为官的道理的,为什么不要和他走近呢?”
黄公公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萧守仁不动声色地又掏出一锭银子塞了过去。
黄公公接过银子之后叹了口气准备把事情说出来了。
“萧老弟你可还记得你上次和高句丽签的和谈书里面的那么一条,说是要放回我朝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黄公公小声的问道。
萧守仁楞了一下,这个他当然记得了,当时他还觉得奇怪呢,斛斯政是大隋的兵部尚书,怎么就跑到高句丽去了呢?
后来#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才知道,原来在前几个月的征伐高句丽战争中出了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情,当时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逃跑到高丽,这斛斯政挂着兵部尚书的名头,但是却胆小如鼠,一打败仗就直接跑到高句丽去投降了,把杨广的脸算是丢尽了。
萧守仁和裴晨和谈达成了初步的结果,后来和谈的时候杨广多增加了一个条件,不是别的就是要求高句丽把大隋的兵部尚书斛斯政放回来,高句丽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个要求,而且还是用一辆富丽堂皇的囚车押着斛斯政回来的。
“记得,当然记得,这和高士廉有什么关系吗?”萧守仁不解的问道。
“有,当然有了,现在斛斯政已经是回来了,可是圣上却只是把他关在了天牢,还没有开始审理,等下万国大会一结束肯定就是审理斛斯政一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