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辽大将军。”
“东江总兵官。”
位于两面大旗中间正前方的骑士,正是大明左都督毛文龙,一身光鲜的战甲上泛着冬文龙把下巴在凛冽的北风中高高的扬起,满脸都是犹如刀刻一般的皱纹,他骄傲得如同一个百战不殆的战神,昂扬得就像是行进在凯旋的路上。
这份自信的神态引起了路边的军户一阵阵的欢呼声,他身后忠心耿耿的近卫家丁也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在策马缓行的毛文龙背后,一个家丁抱着用黄丝绸包裹严密的尚方宝剑,那人也学着他家主的模样,几乎要把鼻孔仰到天上去一般。
尚方宝剑两侧是大旗的旗手们,他们以同样的骄傲身姿高举着这两面军旗,引导着身后的东江大军,义无反顾的向北开去……
天启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午后,广宁右屯卫
城头没有一点烟火的痕迹,却已经再也不见大明朝的红旗,而是插满了后金的旗帜,皇太极和莽古尔泰站在城楼上,心满意足的看着城下长长的手推车队,这些本该负责从海州把军粮运往前线的无甲兵已经调转方向,把右屯卫中堆积如山的粮草和棉布源源不断的运回海州去。
三日前,宁远中协参将周守廉抛弃右屯卫鼠窜,库房中积聚的四万石米豆尽数落入敌手,加上十六日渡河以来的缴获,后金军的推进速度因为这些累赘已经大大减缓。和黄石原本历史上的宁远之战一样,努尔哈赤不得不临时下令员,每个牛录都要再出动一百人携带手推车跟在大部队后面,为了完成这个命令,后金各牛录不得不把旗下的哈食、包衣都编入运输队。
看着川流不息、向后方运输粮草的滚滚车队,莽古尔泰得意的哈哈大笑,还用力拍了身边的皇太极一把:“八弟,我早说了,要想杀猪吃肉,还是要打关宁军,这一仗打下来,这个冬就好过了。前几天看旗里那些小崽子。一个个饿得跟猴似的,那些婆娘也都干干的,这下能敞开吃几顿饱饭了。”
“哎呀呀。”兴奋之余莽古尔泰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同时还用力扭了扭颈部,让骨骼发出噼叭的响声,嘴里居然还带着点昆曲的腔调:“这可比在辽东打毛文龙那个穷鬼强多了。从东江军那里也就能捞到点空包袱皮。打死一千个东江军也未必能缴获一套盔甲。”
听他提起盔甲,皇太极也微笑道:“五哥。多谢你上次送给我的那些盔甲了。”
“好说,好说。”莽古尔泰满不在意的一挥手。皇太极从辽东回来后,莽古尔泰把耀州之战中得到的战利品送了一批给皇太极:“自家兄弟何必这么客气,你上次从辽北回来,不是还送给我几百个战士,还有不少牛羊么?”确实送了些俘虏给莽古尔泰。不过也就是五百多人罢了。林丹汗本来自己就不富裕,所以皇太极抢到的牛羊也没有多少。分给莽古尔泰的就更少了:“那么点东西,哪里值得五哥这么多盔甲和兵仗。”
“唉,我说值得就是值得。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亏你也能谢个没完。”虽然莽古尔泰给的很多。但他觉得公道的讲是应该还皇太极一个人情。不想皇太极没完没了的谢,莽古尔泰不耐烦的说道:“以后你有什么好东西别忘了哥哥一份就行了,忒嗦了,跟那些南蛮子差不多,不过你读了那些南蛮子的,到确实是比我们要聪明啊,那些南蛮子也还是有点可取之处
皇太极笑了笑也就不再说了。他向西南方向望了一眼:“我们很快就要越过广宁卫,进入宁远卫的界了,距离辽阳越来越远了。父汗、还有五哥你都不听我的,要是这个时候毛文龙出动,光靠阿敏一个人恐怕招架不过来
莽古尔泰很轻蔑的一晒,一撇嘴不以为然的说道:“招架不过来就不招架好了,毛文龙已经把镇江和连山一带都啃干净了,不是说那里的乌鸦都搬家了么?只要我们的人坚守住几座碉堡,毛文龙爱怎么闹就随他闹去好了,反正那里已信他们能吃土。要说,我担心的还是辽南。”
“长生军?”
“是的,”莽古尔泰打了个寒颤,脸上的笑容也被混杂着憎恨和畏惧的表情取代了。
皇太极从辽北返回来后,莽古尔泰就把那些大炮又挖出来了,其中大部分都还能用。经过这哥俩的测试,明军的大炮杀伤效率比弩机高不不了多少,因为准确率实在是太低了,装填速度也非常慢。当时气得莽古尔泰就想杀人,但却被皇太极拦住了。他提醒莽古尔泰——南关之战中,长生军用火炮也是抵近射击才有效果,这个东西看来也就是能守城或者攻城用。
莽古尔泰心有余悸的沉思了片刻,略带担忧的说道:“老八,你的办法管用么?”
“没问题,海州万无一失。五哥你对我很没有信心知道黄石去北京了,但为了确保退路,皇太极还是把能用的大炮都拖去海州了。两百名被俘虏的明军炮手一直受到特殊优待,现在也继续好酒好菜的招待下去,皇太极和莽古尔泰还给他们抬了旗,这次他们都被留在海州准备炮轰可能前来进攻的长生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