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第四十九节 收权(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关于凿冰问题,这几个人倒不是很反对,昨天晚上凿了一夜就有上百战兵把手指都冻掉了。而且冰层已经结得太厚,这个时候的觉华海峡本来也没有几米深,冰层早就冻得直达海底了,他们拚死拚活凿出来的壕沟也是且凿且冻。到处都是大豁口。

以前黄石没来。他们为了保命也只好硬着头皮凿下去,但现在黄石一幅自信的模样。又带来了一条上海船的退路,这几位将军就不愿意去受那份洋罪了。

还是姚与贤进行总结性提问:“不知道黄军门打算怎么打这仗,可否告知一、二?”

黄石微微一笑,就手摊开是他从赵引弓官署“缴获”的的图之一,六位将军立刻伸长了脖子凑过来。

黄石建议在冰层后建立一道野战工事。把后金军挡在不便驱驰的冰面上,从而保护岛上的粮草、房屋和军户。这样军队也就可以从后方得到源源不绝的补给。

反之,如果只坚守东山银库的话,这个银库的周长不过一百多米长。容纳不下大部队,更无法存储足够的粮食和补给。黄石认为这是自取死路。

“我有两个营三千战兵,觉华有四个营七千战兵,加起来就是一万人。”黄石为了给几位将军鼓劲就把这七千关宁铁骑都算数了,一万战兵这个兵力数字大概相当于后金政权全部披甲人数的半数,这次努尔哈赤家里不可能一个人不留,路上各堡也还要留些守卫部队,绵延几百里的运输队也肯定要有警戒部队。所以黄石就凭此断言觉华兵力绝不会比后金军少,完全可以做防御战:“何况,宁远城内还有七个营一万五千战兵,建奴主力肯定会留下监视宁远堡,我们这里能分担到的压力决不会超过三千批甲,或许还有上万推小车的无甲兵会跟着一起来。”

但眼前几位将军还是没有丝毫的欢欣鼓舞,一个个仍是面如死灰,黄石叹了口气:位将军只要督促部下按照本将的安排构筑工事便可,战时负责维持岛上的秩序。如果诸君实在不愿意做,把部队留下给我后尽管去上船,本将绝不勉强。”

姚与贤目光如电,在几个同僚身上扫过,只见他们都缓缓的点了点头,于是就掉头对黄石说道:“黄军门明鉴,末将等共有四个营七千战兵,而黄军门只带了两个营三千战兵来,如果平分,是不是那个……那个……那个”姚参将口吃了半天,终于清楚得说了出来:“是不是战果七三

见黄石脸上有不豫之色,姚与贤急忙补充道:“黄军门是客将,战功可以翻番的,七三开不正是关宁、东江一人一半么?”

——我当然可以强行压住他们,但如果他们心里有怨气,说不定会做些什么愚蠢的事情出来……罢了,我不能因小失大,打胜是第一位的,打不赢建奴什么都是虚的。

黄石心中计较已定,就展颜笑道:“好,就七三开,关宁七、东江三。”

比猴子还精的姚与贤等人本来抱着漫天要价的打算,哥几个本来还一个个准备和黄石做持久战的,没有想黄石这么白痴,竟然一口答应下来了。他们大喜之余,纷纷邀请黄石晚上去喝酒吃肉,庆祝两军的完美配合。

而黄石心中也是很高兴,主动放弃上船留下来争功,总不该再故意扯自己后腿了,既然有这些老军头在,岛上的部署就应该能进行得很顺利了,在黄石的计划里,这是争取胜利的关键一步。

几个人热情洋溢的邀请黄石去喝酒,黄石先笑着答应了,然后就打算先把各人的任务都确认一下。黄石才刚说了一个开头,外面就突然猛的冲进来了一人,这人披头散发,手里还紧紧握着一把出鞘的长剑。大伙吓了一跳,黄石定睛看去,这人不是赵引弓赵大人又是何人?

赵大人双目尽赤,刚才离家狂跑上山的时候,头上的乌纱和束发也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现在他身上的官服一看就没有整理过,半个下臂都露出来了,整个前襟和下摆都凌乱不堪。

赵引弓死死的盯住黄石,喘着粗气,嘴里的牙齿几乎要被嚼碎,他突然一声大吼,挥舞着宝剑就扑了上来。黄石身边的几个内卫早有防备,他们一拥而上,轻易的就把赵通判擒了下来。

内卫们把赵引弓叉住后,其中一个从腰上摸下一团绳子就打算把赵通判绑起来,黄石行若无事的挥了挥手:“赵大人累了,你们把赵大人送到后面好好休息,小心守候,免得他伤到了自己。”

虽然黄石能面色不变的坐在椅子上,但其他六位将军都站了起来,无论是不是觉华岛的常驻将领,他们每个人头上可都有文官监视,可不敢像东江军官这么放肆。当然,他们心里已经把赵引弓恨死了,因为他们刚刚知道赵通判不允许他上岸,还对他们封锁黄石抵达的消息。

只是这几位将军还是纷纷假意出言相劝,以便在赵大人面前撇清干系,不然以后他们就是不归赵大人管,赵引弓写一纸文到正管他们的文官头上,这几位也得吃不了兜着走。这几个人叽叽喳喳的时候,黄石的内卫三下五除二的就把赵引弓绑成了一个螃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