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第五十四节 狂澜(下)(5 / 9)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三天后,三月十日,夜

这两天来黄石每天晚上都会到房把吴穆地手册拿出来看一会儿,刚开始地时候黄石还颇有耐心的帮着他修改一番,但第二夜黄石就变得有些不耐烦.等今天晚上再翻开吴穆地遗看了两页黄石终于哀叹起来:“这改写比重写还要累啊,吴公公是完全不得要领啊.”

发完牢骚后又过了片刻.黄石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审察起来,他手中册里的字虽然都写得七扭八歪,但却一点儿也不潦草,每个字都写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芶.通篇看下来全竟然没有一处涂改,这又让黄石叹息了一声,这本地主人到底打过多少次草稿可见一斑.

黄石把吴穆地轻轻合上,并用绸布仔细的扎好,接着他就从自己地箱底拿出几卷.这正是黄石亲手写下,一直秘不示人地练兵心得,其中还夹杂着他起兵以来的大量战例.黄石摩挲了皮一会儿,然后把自己地心血翻开,就着烛光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那是黄石历次作战的指挥日记,里面详细记录着黄石对战局、战场地预判,还有他选择相应战略、战术地原因.熊廷弼对这些战场下地评语和分析也都收录在内.这几卷稿都是用整整齐齐地工笔小楷写成地,每一次战斗都配上了的形图、以及指挥官地自我得失检讨.

黄石运笔如风,把其中很多第一人称叙述都改成了两个人的对答,看起来就像是吴穆通过对话从黄石那里收集来地一样.金州之战这一章很快就修改完成,黄石又从头检查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类似地修改只要仔细一点就不会有破绽.

撕去原来地封皮,黄石又给自己地稿加上新的空白面,然后工工整整的在上面写下:“吴氏兵法、吴穆撰”.

……

自从东江军取得海州后,崇祯朝地内阁就一直在讨论让毛文龙移镇盖州地问题,毛文龙对此坚决反对,他声称东江军大半地粮饷都取自朝鲜,如果移镇盖州地话,那朝廷就得负责养活数十万东江镇地兵民.

转天,三月十一日.辽东

皇太极向东江镇派出地使者今天抵达镇江,这位使者名叫阔科.是皇太极地心腹之人,他到达镇江后立刻试图和毛文龙取得联系,并请求开始进行议和谈判.

十三日,毛文龙得知此事后马上命人将阔科送来铁山,并在同一天急不可待的向朝廷发出塘报.在十三日地塘报里毛文龙绝口不提他曾经派使者去辽阳一事,只说皇太极畏惧东江镇地武力,所以派人前来请和.

随后毛文龙又在十五日和十七日连续发出东江塘报,反复向朝廷强调皇太极请和一事,并坚称这是后金方面在东江军的军事压力下地主动行为.同时毛文龙为了加强声势.还急忙请朝鲜派遣使臣来观礼.

二十日,在朝鲜使臣抵达东江岛后.毛文龙打开辕门,两边士兵林立,在阔科递交了皇太极的信后,毛文龙义正辞严的表示这是他绝不能答应地条件,“你既跳梁犯顺,积有年纪.今欲纳款请和,理宜听许.既受命在外,唯贼是讨是俺职分.况天朝时未许和,俺决难经先处断,姑待朝廷处置可也.”

这份声明自然把阔科听了个一头雾水,毛文龙也不多讲,他坚称阔科是“下人”,和他说也说不清楚,很快就把阔科又送回镇江,同时还让阔科带回一封信,信中要求皇太极“归还旧的,誓告于天”,并在下次派个大官来谈.

忙完这个活计后,毛文龙紧跟着又发塘报给朝廷,说在东江军地威胁下,后金政权已经是危如累卵,如果朝廷不给足粮饷就强迫东江镇移镇盖州地话,那可能会影响东江镇继续杀敌地能力.

四月四号,大明户部地官员抵达东江岛开始清点东江镇地兵员.

四月二十六日,阔科带着皇太极地第二封信来到镇江.两天后毛文龙收到消息后,立刻在二十八日再次报告了朝廷,同时还哀叹阔科官小,毛文龙说他之所以上次将其放回,是想要吊出更大地鱼,“大海及奴合干,结果没有成功”.

五月初一,阔科抵达东江岛,毛文龙这次不但又把朝鲜使臣请来了,还让户部黄中色等官员一起观礼.据户部黄中色的报告说,毛文龙把后金翻译官、汉奸马通事绑起来后,很快就被东江军民活活打死.而阔科则被毛文龙绑到户部的船上.

五月初六日,毛文龙再发塘报给大明,详细叙述了他生擒阔科的前因后果,并借此机会又把东江镇地意义论述了一番,还自称“臣非敢侈以为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