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成,心里光想着害怕了,也或许是昨天把眼泪都哭光了,总之无论眼睛怎么眨,眼泪就是不下来。
好不容易有点感觉了,却又回去了。干脆扯着嗓子干嚎两声应付应付局面吧,可那动静实在难听,别惹父皇生气,回头又该说咱们没有音乐细胞了。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刘骜决定干脆板着脸算了,好不容易熬着上完这束香,叩头完毕,总算大功告成,如获大赦般地退了下去,轻松之下,竟忘了连这退下去也应该缓缓而行,不能露出丝毫的解脱之态。
汉元帝虽然沉溺在丧弟的悲痛之中,神智主却是清楚的,刘骜的举止神态,全都历历在目,只是碍于凶礼场所,不便发作而已。
接下来就是定陶王刘康,这小家伙刚一上来,眼眶就红彤彤的,向前走了两步,眼泪就哗啦啦滚落下来,上香时就抽泣起来,看得汉元帝十分感伤,在联想到刘骜刚才的表现,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待到礼华回宫,头一件事就是把丹忠大人宣来,看他对太子今天的恶劣表现还有什么好说的。
丹忠大人奉诏上殿,偷眼觑见汉元帝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就知道大事不好,少不得又得运动、运动宝贵的三寸不烂之舌,为太子申辩一番了。
果然,汉元帝一拍龙书案,殿上的汉瓦竟险些被震落下来:“太子太师何在?”
丹忠大人一听,暗付道,连官衔都叫出来啦?看来是不打算给我这个表叔留面子了。
“老臣在。”
特地强调了一个‘老’字,意思是提醒汉元帝。贤侄,我岁数可不小了。经不起吓唬。
汉元帝却故意装做没听出来,仍然怒气冲冲:“太子太师,朕有一事不明,要在太子太师台前领教一二。”
“老臣不敢,万岁天聪神睿,岂有不明之事?若万岁要考一考臣的学问嘛,老臣倒可勉力为之。”
“朕来问你,为人君者,当以何为本?”
“这……万岁,君者,当以慈仁为本,怀仁以德,慈被四海,视百姓为赤子,方可奉大业而继宗庙,领万民而一江山。昔商纣,敲骨剖胎,荼毒万民,大好河山被周所取。秦赢政,役民无度,焚书坑儒.百二泰关为楚所破。这些史书上都斑斑有见,应当牢记,不能时刻忘怀!”
“那么朕再问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有没有不慈不仁却可以保住江山社稷的君王呢?”
(今天三更,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