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不可避免的侵害了豪强地主的利益,渐渐的就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传出,暗潮涌动。
也有更多人跑到光明宫,述说王莽的政绩,应该加官进爵,可以称‘安汉公’!
王莽对光明宫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和张敬,孔休,王闳、等心腹商量了一下,都觉得经过两年的‘考成法’推行,朝廷内外都没有异声,根基已经稳固,是时候在进一步,不妨接受‘安汉公’的名义。
尤其是孔休对‘考成法’大赞不已,总结出了十二字方针,“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掉大量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铁政,使得效率大大加强。
三公九卿和大司马府又把所属官员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交由三公九卿审核,另一本送到大司马府留作底册,最后一本呈交内廷。
由三公九卿和大司马府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三公九卿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属下各官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
最后大司马府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三公九卿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由此大司马府大大增强对朝堂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和掌控,胆敢消极反抗,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全都被罢免。
新皇帝登基第一年,就查出各郡县太守以下官员未完成事件共计237件,县令54人,其中琅邪太守、临海郡太守,广南郡太守等,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被罚俸半年,限制整改。
第二年,王莽又下旨把清查田亩不利,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光是长安城内就有17名官员因此被处罚,青州2名的官员,因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而魏郡2名,河内9名官员受革职处分。
这种种举措禁使朝堂焕然一新,还增加了税收,虽然老天还时不时的闹点干旱,或者洪涝灾害,但王莽王大司马的声望却是越来越盛,就是潜藏在暗中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施政能力。
……
百度精灵在王莽脑海中听见孔休的话,得意的道:“这是后世经过考验的成功案例,怎么可能会不好?”
“是啊,这个我倒是要好好谢谢你。”王莽开怀大笑,又和这几个心腹商量一下,安汉公这个名号可以要,却要推辞不好,不能让别人说咱猴急了。
正说间,光明宫使者传话,太后有请。
王莽和心腹们相视一笑,经过三辞三让之后,水涨船高,手下的心腹干将们也都各有封赏。就连分身之一的张敬也加衔执金吾副将军,侍从护卫皇帝,辛勤劳累,在拥立新皇的决策过程中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待赐封为巨阳侯,赐封地二千四百户!
王莽升任安汉公得到了朝野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声望如日中天,再加上又有一批心腹死党冲锋陷阵,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改汉家天下两百年来的颓势!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有‘人’看不过去,想使绊子了。
本卷完!请看新卷《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