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终于开口:“舅父正在病中,按理朕不该口吐不利之言,但为大汉江山考虑,有件事朕不得不问……”
王凤知道汉成帝想说什么,他坦然得很:“陛下不必讳言,老臣自知病入膏盲,已是日薄西山,再难为国效命。陛下有话请讲,趁着这会儿臣还明白,不至于有什么胡言乱语干扰圣上的决心!”
“好好好!舅父既然如此深明大义,朕也无需兜圈子了,您以为,您百年之后,有谁可以代您而寄国家重托?”
汉成帝这个问题,王凤心中早有答案,但他认为,最好能由皇帝主动提出人选:“我主圣明,龙心中必有贤才以备,臣愿闻之……”
汉成帝哪里斗得过这只老狐狸,他忘了一条领导原则:高明的决策者总是不急于端出自己那盘菜。
其实他也根本算不上一位高明的决策者,他的本事,不过就是按照“排排座、吃果果”的顺序,从老大往下数:“您是大舅,您完了是二舅……二舅早没了,那么接下来就该三舅了,对呀!三舅平阿侯王谭怎么样?”
王凤一看,皇上您费了半天劲,就端出这么一盘菜呀?王谭,老三,他哪儿成啊!放屁的倒是有,老跟我对着干,冲这个也不能让他接我的班儿啊!
当然这是王凤的心里话,不能直接跟皇上这么说,得拐个弯儿:“陛下提到老臣三弟平阿侯王谭,这倒是个人才,在我这几个兄弟里也算出类拔萃了,尤其那股六亲不认的劲儿,特别难得,看门守户再合适不过了,大脸子一搭拉,谁也甭想蒙混过关!不过,大司马的职位不大合适,他没有容人之量,要不陛下您再考虑考虑别人?”
汉成帝心说我还考虑谁呀?您自己都说了,王谭是您几个兄弟里最优秀的了,他都不行,那还有谁呀?
“朕的舅父中,除了大舅,就数三舅了,再往下,四舅安成侯王崇?不行啊,他去了好几年了,五舅?成都侯王商……”
“陛下,你眼光再放点儿,别光扒拉那几个亲舅舅……”
“当然得亲舅舅了,汉家规矩嘛,由打卫青开始,霍去病,霍光,大司马从来都是外戚的活儿!典领兵马,这样的重要职位,当然是亲戚当着保险、放心!”
王凤心说不行,我这外甥钻了牛角尖了,得启发启发、诱导诱导:“陛下果然精通历史,不过,据臣所知,外戚任大司马的,好像不一定都是皇上的‘亲’舅舅……”
王凤特意把“亲”字拖了长音。
汉成帝那层窗户纸太厚,还是没点透:“不是亲舅舅还能是干舅舅?太后也没拜把兄弟呀!”
王莽在一旁听了,郁闷的不行,怎么还不明白,我都明白了。
王凤还在慢慢诱导:“比亲舅舅干点儿,比干舅舅又亲点儿,比如先帝孝元皇帝那朝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思侯许嘉,不就是先帝母后的从兄弟,也就是叔伯兄弟嘛!”
“你是说从舅?朕好像是有一个从舅……”
“陛下圣明!您的从舅,就是御史大夫王音哪!”
“对对对!王音从舅原先是长乐卫尉,因为王章的事情立了功,刚升为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没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