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道

第五十九回 红笔勾绝(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惶恐之后,王闳心中竟然又生了一种隐约的期待和兴奋,其中意味真是不可对人言。**(..)

王莽见他这么快平静下来,赞许不已,道:“堂弟,今日你在麒麟殿上一番忠谏,虽说拂逆了龙颜,惹得皇上不快,但明天之后,整个天下都知道大汉还有你这个忠臣,我们老王家还有你这个佳公子!就算是逐出朝门,永不听用,也是值得的,何况不久就能官复原职,还会高升几级,尽管放下心来。”

“嗯,堂兄,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王闳郑重点头。

王莽早有计划,胸有成竹,侃侃而谈道:“董贤之贵不由正途而得,只要靠山一失,必得而复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倒台之后,迅速的掌握朝政大权,而要做到这点,光靠宫里面的太皇太后还不够,我还要在朝堂上有一个立足点!不然就是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没办法伸手去接,或者被别人抢了去,那真是欲哭无泪。”

王莽歪着头,眯着眼,伸手在虚空中轻轻一抓,仿佛眼前真有那么块又大又香的馅饼落下。

“啊,堂兄,您是不是在说咱们还得争取在朝里能有个一官半职的人,好有机会去接那块馅饼?那我这官岂不是白丢了?”王闳懊恼不已。

“不白丢,你的官职和资历太低,就是树在那里,也是接不住馅饼的,正好借此退下来,还能博得一个好名声,非常好。”

让堂兄这么一夸,王闳也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一拍大腿:“堂兄,眼面前就有个机会,可以有抢占接馅饼的有利地形!”

王莽两耳噌地一下就竖了起来:“哦?”

这回轮到王闳不慌不忙,侃侃道来:“现在掌管宗庙祭祀、礼乐和教化的太常职位正有空缺,前几天皇上下诏,让朝中大臣们举荐合适人选,直到今天也没敲定。小弟想,这太常虽说不在三公之位,却是九卿之首,也是有二千石的秩俸呢!您自幼熟谙礼经,做这太常还不是那个什么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只是,您原先任过大司马,这九卿之首的大常职位似乎还是低微了些……”

王莽道:“不妨,不妨,有大常职位就够了。只是没人向皇上举荐我,那不也是枉然嘛?”

王闳见王莽意动,赶紧趁热打铁出谋划策:“人,咱们有哇!太皇太后是咱们的亲姑,有她老人家在宫里,您当这个个小的太常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你想得太简单了。”王莽不以为然:“大皇太后当然可以向皇上吹吹风,不过,您老人家的话却未必管用!你难道忘了,咱五叔的儿子成都侯王邑之前请了太皇太后的懿旨,向皇上请求特进给事中的职位,结果皇上不但否决了,还把王邑左迁为西河属国的都尉,削去封邑一千户,连姑妈她老人家也落了不是,一个劲的给皇上认错。我不以为自己有那么大的面子,能够让当今皇上例外,还是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王闳眼珠乱转,想起一人:“何武怎么样?他现在是前将军,也算说话有点子份量的主,而且还是我们王家提拔起来的,早先跟堂兄你的交情似乎也不错,要不咱们走走他的路子?”

王莽不屑的冷哼道:“何武这人我还不知道,他平常是爱给别人说好话,落了个‘奖称人之善’的名声。可依我看,他对咱王家早就不像过去那么热乎了,而且,这次他能重新回朝为官,除了谏大夫鲍宣为他在皇上面前叫冤抱屈之外,董贤他爹也使了不少的劲,接二连三地保荐他,你想,他能不对董贤和董贤他爹感激涕零吗?卖身投靠吗?”

“堂哥,除了太皇太后,你还能找出其他有分量的大臣在皇上面前保举你吗?何武当初好歹也是和你并列三公,不管怎样,都是旧日袍泽,同朝为官的旧谊,他还真的不管不顾?何况,就算他拉下脸来打官腔,不答应保荐你,也没多大损失,有道是有枣没枣三竿子,走一趟反正也不累。”王闳极力劝道。

王莽被说动了:“也罢,我就去跑这一趟,正好顺便考察下他。可人儿,把东西收拾一下,我们走了。”

“师傅,你等等我啊。”

于是,王莽拎着几样新都的特产,驾着马车朝何武的家宅驶去。

果然不出王莽所料,何武一见自己,真是“只叙友情,不谈政治”,表面上亲亲热热,左一盏右一盅地招呼家人上茶上香茶,可就是不往“大常”两字上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