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暗骂:“是那个马屁精建议的?等朕登基之后还不诛他九族!王莽的权力够大的了,还要加封,这不快顶着天了吗?干脆,朕这个皇上也别当了,直接让王莽皇袍加身倒更痛快!”
想是这么想,典礼还得去参加,毕竟已经大婚,虽说仍未亲政,这种礼仪性的活动也算是摆摆他皇帝威风的机会。
到了前殿,小皇帝才弄明白,原来打报告的还不上一个,咱大汉的泥马马屁精简直是数不胜数!
领头的是太保、王莽的堂兄弟王舜。
“在《春秋》里头,孔老夫子叔列过三种等级的大功大德,最高是建立德业,其次是建立功绩,再次是著立说,当然这些只有最伟大的圣人、贤人才能做得到。对于这些圣贤,如果他们身为臣子,就应当趁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大行封赏,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万世景仰的大臣。殷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就是这样的人物啊!”
王舜一带头,公卿百官,连布衣百姓,全都不甘落后,前前后后有八千多人递上奏章,一致响应王舜,并且有所发挥:
“太保大人说得太对了!伊尹、周公都获得了超过上公的赏赐,安汉公可比那两位强多了,为什么就不能接受皇家的奖励?”
气势太大,排山倒海,太皇太后王政君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折腾了一宿,最后形成决议:
一、把前次安汉公退还的召陵、新都两县以及黄邮聚、新野县的田亩重新封给安汉公。
二、采用伊尹、周公的称号,给安汉公加上宰衡的官号,位列上公,宰衡的属官椽吏俸禄定为六百石。
三、三公对安汉公讲话,要先说“冒昧进言”,所有官吏不得与安汉公同名同字,安汉公外出,定规二十名期间亲兵、三十名羽林骑士、前后大车十辆随行,以壮声威。
四、赐安汉公母亲“功显君”的称号,食邑两千户,授予配上火红缓带的黄金印章。
五、追加皇后聘礼三千七百万,合成一亿之数,以明大礼。
少年天子耍起了小孩子脾气:“这不全都定好了嘛!还要朕来走这个过场干什么?朕回去歇着了,王八还没背完呢!”
王政君一听,有些恼怒,沉声道:“天子慎言!策命大礼,没有皇上亲临怎么可以?况且,安汉公确实对朝廷有功,适当封赏,也不为过,皇上别心疼这几个小钱,江山要紧,皇上的龙廷要紧!再说,今天要赏的,全是上次安汉公退还给朝廷的田亩、彩礼,顶多额外加了个宰衡的官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