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道

第二回 符命(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王莽心中原本有自己的时间表,没想到给一个醉鬼给弄得要提前了,从居摄到即真,虽说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迈出去,却要下非常大的决心!

弄好了,功成名就,弄得不好,那就是身败名裂,魂飞魄散!不仅要注意天下人的看法,防备诸侯王起兵造反,还有准备好应付神秘莫测的鬼神之事,想了想,有些东西还没准备好,还是在过一段时间为妙。

想明白之后,他毅然决然道:“此事万万不可,民心虽然归朕,却也略有反复。至于天意嘛,单凭那一块丹白石,恐怕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何况那道符命上,明明白白写的是‘安汉公为皇帝’,一个‘为’字,敲定了‘代理’的意思,‘安汉’二字,更是准确无误,是让朕安定汉室,朕怎么能违抗天命,怎么能代汉自立?这件事,就此作罢。”

王莽这么一退,倒给他自己带来了麻烦。这年九月间,王莽的高寿奶奶去世,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摄皇帝的丧服该怎么穿?也就是说,王莽应当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丧礼上?

如果按照孝道,王莽应该尽人子之礼,穿上五服中最重一级的丧服“斩衰”。

上衣下裳均用最粗的麻布做成,缝制的时候,侧面都不包缝,故意就那么让毛边露着,表示孝子的悲伤已经到了不修边幅的程度,这叫“斩”。

还得用一块六寸长四寸宽的麻布连缀在外衿的当心之处,这叫“衰”,用意大概有两层,一是说孝子伤心,心都快碎了,得加上一层裹住那颗破碎的心。再一来呢,充当手帕的角色,供孝子擦眼泪抹鼻涕用的。

斩衰的服丧期最长,为三年,这三年里头,不能剃头,不能刮脸,不能跟女人睡觉,不能参加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说邪乎点,连咧嘴乐一乐都不允许。

这显然不能适用于已经成为摄皇帝的王莽,因为群臣们认为,摄皇帝已然登上刘家的皇位,那就算刘家门的人了,从道理上讲,应当是继承了大汉嫡系长房的香火,就算要服斩衰,也只能是为孝元皇帝或者是孝元皇后即太皇太后王政君而服。

那么该穿什么呢?这可难坏了奉命专门研究这个课题的少阿、羲和刘秀,找了七八十位博士、儒生,都是研究礼仪的专家,把石渠阁的藏翻了个遍,终于,让他琢磨出一个说得过去的方案来:

“缌麻!您穿缌麻合适!”

“缌麻?颖叔,朕也学过周礼,知道绸麻是怎么回事。这是五服里最轻的一种,是给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中表兄弟和岳父岳母服丧穿的,细麻布制成,服期三个月,这怎么行?那是朕的嫡亲奶奶,你不知道朕最讲孝道?”

“摄皇帝,忠孝自古两难全!三年的重孝,多影响您履行皇帝职责,别忘了,大汉宗庙的祭礼要您去主持,尊贵的太皇太后要您去孝敬,还有大大小小多少礼仪活动,都等着您的光临!三年,太耽误事了!刘秀这个主意,当然这也是有据可查的。

《周礼》里说:“国王为诸侯守绸麻服’,‘礼帽上面加上环绕而成的孝带’,您是摄皇帝,您奶奶也曾封功现君,相当于诸侯,您可以仿照天子吊唁诸侯的礼节,穿上这么一身,这就符合圣人的制度了!至于三年的孝期,可以让您的族中兄弟,继承了新都侯位的王宗去守,连整个一吊、再会的丧礼全过程,也由他主持,您瞧这主意怎么样?”

王莽想了想,这是在这种尴尬的形势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了,点头应允。

其实,感到难堪的不止王莽,朝廷里外的官员们甚至普通老百姓也觉得这种局面实在是别扭。

地主阶级中的某些阶层,比如说中小地主和他们中的知识分子,渴望着一个新王朝的建立能够为他们带来权力再分配的大好机会。

被几代昏昏噩噩的君主统治得喘不过气来的农民阶级期待着一个新王朝能够稍许卸下他们不堪的重负。

而那些豪强地主集团和他们的代表刘氏皇族,也认为新王朝或许并不那么可怕,特别是这位未来王朝的当然统治者王莽颇为开明,几年来不是一直在大封诸侯,维护他们的利益吗?

在这种形势下,所谓民心,也就是新王朝建立所必需的社会基础,已经颇具规模,所欠缺的,大概就是使新王朝在一夜之间破土而出的那个什么天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