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

第22章 立城扩军(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时候曹子昂、秦承祖两人从西城门追了出来,陈/元亮从青州派人捎来密函。

林缚勒马止步,当街拆开密函,眉头微蹙,微撮着嘴皮子片晌,才轻吐一口气,将密函给曹子昂看,说道:“皇上二月下旬诏梁习南下,与岳冷秋夹击豫中之流寇,欲早日平定豫中局势。梁习托粮秣不足,要青州漕粮先济梁军,以五万兵数请饷,绝口不提出兵之日……”

秦承祖冷哼一声:“引鸩止渴,渴未止,鸩毒已发,也是崇观小儿咎由自取……”他对梁习父子在济南顿兵不前,倒是幸灾乐祸的态度。

林缚微蹙着眉头说道:“收复济南数战,梁习父子用兵奇速,有雷霆万钧之势,数战皆大胜,也让梁家自陈塘驿惨后就十分不堪的声望恢复了些。但究其根本,天袄叛军仓促起事,虽有三十万之众,但兵甲不全,营伍不整,缺衣少粮,短短三五个月,也根本没有什么训练,乌合之众罢了,击溃容易。相比之下,陈韩三所部兵马虽说只有两万余人,却近有半数为精锐悍卒,又有两千人的老骑。岳冷秋人口不堪,但用兵不在梁习父子之下,但在颍水两岸也没能从陈韩三手里讨到便宜。梁习父子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这时候怎么可能去啃这根硬骨头?”

曹子昂站在林缚的马前,双手抱胸,竖起左手托着下颔思虑,说道:“梁习父子起复之初,从沁阳募兵一万六千余,此时以五万兵数请饷,有几分虚、有几分实?”

“灌云伯梁成翼南击杨全部,虽击杀杨全,但刘妙贞随后率部北上接应,流民军伤亡不会太多,鲁国公梁习与长乡侯梁成冲西击天袄军,收复平原、济南、大名三府,仅用二十日,应有大量的流民军弃械投降,梁习父子捡选健壮,编降卒入营伍,五万兵数倒不会太虚……梁习父子要南下与岳冷秋合击陈韩三等流民军,之前的兵力有些少了。”秦承祖说道。

林缚点点头,肯定秦承祖的判断。秦承祖擅长谋算,在梁家兵力判断上不会有太大的误差。

“要认真说起来,红袄女刘妙贞在颍西打得不比陈韩三错,北进河中府,接应杨全部溃兵更是果断,”曹子昂说道,“梁成翼所部十营兵马应为梁家私蓄/精锐,若给红袄女部众充足补给,梁成翼怕不是红袄女的敌手……”他们在淮南派有大量的哨探搜集情况,对流民军诸将领的情况颇为熟悉。

秦承祖等人在陈韩三手里吃过苦头,恨虽恨,但也能正视陈韩三的能耐,曹子昂则更欣赏刘妙贞。

林缚在上林里时,与刘妙贞有过短暂的接战,对这个长得黑壮的女子有很深的印象。

若论武勇,刘妙贞与周普、敖沧海、宁则臣是同一级数的,赵虎、赵青山、葛存信、葛存雄、周同等人还稍逊一些。

更为难得的,刘妙贞很会用兵,与陈韩三堪称双璧。

考虑到陈韩三叛出淮安府时,就有两千骑兵精锐跟着,而刘妙贞在起兵时,部下能称精锐不过二三百人,曹子昂倒认为刘妙贞更胜一筹。

“就眼前的情报来,流民军有往颍水下游、淮河北岸聚集、会师的趋势,”林缚思虑道,“也许刘妙贞应该留在黄河北岸寻找战机……”

“流民军往淮北聚集,也许想一举将长淮军击溃,”曹子昂说道,“长淮军若溃,淮河沿线将无兵力阻止流民军南下,渡淮河,再回洪泽浦,沈戎在维扬也没有多少可用之兵,流民军就能与奢家在浙东的兵马遥相呼应,即便是渡江南下也有可能……”

“就眼前的局势来看,梁习父子在济南顿兵不前,岳冷秋退守徐州就太靠北了,流民军要是真接绕过徐州南渡淮河,会让人十分头疼……”秦承祖说道。

流民军在颍口会师,徐州在颍口的东偏北方向上,若流民军意欲直接渡淮南下,岳冷秋在徐州追击都来不及。整个淮南地区防务空虚,只有少量地方卫戍兵马,特别是维扬府,维扬地方军精锐几乎都给董原抽去浙北了。

宋佳坐在马车里,听到这里,心想林缚不会容忍流民军南渡淮河与浙东奢飞熊遥相呼应的,崇州这时候应该要进一步扩编了吧?

林缚微昂着头,看着山巅之上的湛蓝天空,思虑了片刻,自言自语道:“也许是组第三水营的时候了,”顿了顿,便下了决心,低下头来看站在马前的秦承祖、曹子昂,“让宁则臣率凤离营回崇州,让葛存雄从第一、第二营抽旗头、都卒长、哨将一百二十人,也一起跟着回来,直接组建第三水营……”

“留守嵊泗的崇城步营,是不是还要再编一营?”曹子昂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