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兄弟,你看那边。”强林手指着山下的一片村庄,道:“山下就是强家镇。”
段钢林俯视着强家镇,只见强家镇是一个由低矮的平房组成的山间小镇,大概有三五百户人家,看着强家镇的人们的住的房子,没有一幢二层小楼,镇子里也没有宽阔平坦的大马路,全都是曲曲折折的青石板小道,仅能容一辆牛车通过。再细看,那曲曲折折由东和西的青石板小道上,果然在慢慢腾腾地行驶着一辆牛车,牛车上搭满了干柴。
此等场面,在段钢林看来十分的温馨,他似乎又回到童年,回到了父母的怀抱。他没有想到,苦干年后,他会走了故乡,来到了红光集团这样一个国企里混事,当年,他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没有考上国家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也许他高中毕业之后便继续和父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的父亲也不会因为他竟然考上北大清华而兴奋得喝酒过度至死,他的母亲也会由于父亲的健在而避免了那场在冬天里煤气中毒身亡。
如果父母依然健在的话,那么,俺老段一定会把他们两位老人家接到红光来,让他们从此远离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让他们在儿子的照料下过几天真正的人的生活。段钢林不无忧伤地琢磨着这些再也无法挽回的往事。
子欲孝,而亲不在。段钢林心中涌动着伤感之情。
不过,段钢林毕竟是年轻心性,同时也城府极深,他不会把内心深处的伤感表露在脸上,怀念父母的情怀只是转瞬即逝。
“中午了,咱们下山吧,我老婆估计做好了饭。”强林道。
“那好,咱们走。”刘献针道:“爬了一上午的山,我也觉得有些累了。”
于是,一行人跟着强林下了山,朝着强林家而去。
在经过山下的一家小卖铺的时候,段钢林走了进去,今天他到强林家里做客,他总不能空着手去白吃白喝。尽管他年前年后让强林把病房里好吃好喝的东西统统拿了回去,但那和现在是两码事。
小卖铺的规模不大,光线有些阴暗,只有四十多平米,货架上的物品也不是很多,最高档次的香烟是十六块钱一包的黄鹤楼,档次最高的是白酒是十来块钱的衡水老白干,不过,有几批新鲜的猪肉倒是不错。
段钢林满心的郁闷,感叹“钱并不是万能”啊,好多的东西,到了这个地方,再有钱也没处买去。
郁闷之中,段钢林买了两箱价格最高的老白干,买了五十多斤肘子,还有两条黄鹤楼,鲁迅也没有小气,而是提了一大壶芝麻油上了强林家里。
踏在青石板小道上,段钢林在距离强林家门口还有几十米远,便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肉香。
“嗯,老婆今天中午表现不错。”强林的一双眼睛眯成了两条细细的缝。
当到了强林家门口,段钢林看到强林家是一幢面积还算开阔的四合院,五间房子盖得还算规整,院子中央长着向株掉了叶子的枣树。
“孩儿他娘,出来,段兄弟来了。”强林一进门就喊道。
段钢林拍拍强林的肩膀,笑道:“老哥,别咋呼,又不是什么村长县长的。”
“村长县长来了,咱还不搭理他们呢。”强林笑道。
这时,一位扎着围裙的农村小媳妇从厨房里走出来,上身着一件淡蓝色的夹克,下身是一件棉绒裤子,黑黑的长发朝后扎着,脸蛋谈不上多么俊俏,但是很值得端详,一双眼睛很亮,显得很有精神,袖管高高地向上挽着,原本白皙的手臂由于洗菜切菜的原因冻得红扑扑的,一看就知道是个利索的人。段钢林暗是敬佩强林,有这么一个利索的媳妇在家里打里照外,也真不错。而且,强林媳妇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