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熊是读了《诗》,却看不到《论》。学过了《春秋》,却不知从何处找《尚》。
虽然有人专门注,但也都是在小范围内流传。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代经学大师郑玄,注过《汉》,注过《尚》,但又有几个人,能够?籍被垄断者士大夫手中,信息的极端落后,也就造成了很多时候,人们读,甚至于钻研,只能片面的进行。好像曹朋这种经历过信息爆炸时代的重生者,他的感官,绝非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明白。
曹朋在谈《论》的时候,可以引经据典的说出一些《春秋》《尚》的内容。
但濮阳闿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与其说他是被曹朋的论点所击败,倒不如说,他输给了一个知识
爆炸时代的重生者……
所以,濮阳闿这种心情,曹朋无法体会。
他刚要开口喊住濮阳闿,却被一只苍白的大手拦住。
“姐夫?哦,邓海西。”
“呸,学得哪门子毛病?”
邓稷有点脸发烫,恶狠狠的说道。
如果说,此前他对曹朋那些奇思妙想,以及他对时局的把握而有些看重的话,也仅止于此。
事实上,邓稷并不看重曹朋的学问。
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再聪明又能聪明到哪儿去呢?
学问,可不是凭着聪明就能得来。而刚才,从曹朋一番话中,邓稷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好在是濮阳闿坐在那里!如果刚才是邓稷坐在那,估计这会儿比濮阳闿,强不了多少。
曹朋对他改换了称呼,让他感觉很不适应。
“濮阳光生说,需循礼法。”
邓稷露出苦涩笑容,揉了揉曹朋的脑袋,轻声道:“阿福,你不需要去听他人言语,做自己就好。”
能说出这番话来的人,又何需在意别人的言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