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寰和步鸾,连忙上前把曹朋搀扶起来。在园中又走了一会儿,曹朋觉得有些累了,于是便返回屋中。
“给我取笔墨。”
“公子要做什么?”
曹朋道:“写点东西,免得将来被人耻笑。”
算算日子,距离他答应环夫人,为曹冲启蒙,已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环夫人虽然没有催促,可曹朋却不能不开始准备。等身子骨再好一点,势必要开始给曹冲授课。蒙学……,一篇《八百,肯定不够。曹朋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为曹冲,再多准备一些东西。
到时候,曹冲拜师,肯定会引起许多人关注。
如果曹朋有个三四十岁,可能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但他只有十七岁,而且要教的,还是曹操最疼爱的五公子。那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度的放大。如果不拿出点真本事来,恐怕用不了几天,就会被人弹劾他误人子弟了。
可这真本事……
还真不易!
“人之初,牲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芶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
公子,窦燕山是谁?”
步鸾突然开口,有些好奇的问道。
她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过着贫苦生活。但,步氏毕竟是淮阴大族,步鸾的母亲,共是个有学识的女人,所以步鸾从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一点上,郭寰远远无法和步鸾相比。
对啊,窦燕山好像是五代时期的人。
这《三字经》,成于宋代,距今有一千年之遥。
里面许多内容,都还未曾生,所以根本无法使用。曹朋想了想,提笔将安燕山,有义方六个字用墨笔抹去,“这个窦燕山啊,是中阳山的古人,很懂得教育孩子。不过既然没听说过,那就抹去。这样,我写,鸾在一旁看,只要是你觉着不懂的地方,就告诉我……
寰,你抄写。”
郭寰的学识,比不得步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