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靠山在,自己也能够有更大的前程……不过,在见到曹朋之前,法正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
他手中虽有李儒的介绍信,可却不知道李儒究竟是什么身份。只知道李儒肯定和曹朋有关联,再多的事情,可就不太清楚了。而他又没有见过曹朋,对曹朋的了解,大都取自传闻。
曹朋,能看中我这个三无人员吗?
法正有些迷茫。
哪知道,见到曹朋之后,曹朋根本没有去看李儒的书信,竟然知道他的表字。
法正心里激动万分,一块大石,也随之放回肚中。
曹朋笑道:“朋当年为河西太守时,曾闻司隶校尉张既张德容先生提及令尊之名。德容先生还说,法孝直有大能,可惜远赴益州,不得为家乡出力,非常遗憾。原以为我离开关中,再难与孝直相会,却不想在这樊城,能见到孝直,岂不是天赐孝直助我?呵呵,此朋之幸也。”
张既,原安定太守。
建安十一年,替卫觊而出任司隶校尉一职。
曹朋也是没有其他的主意,只好借用张既之名。而且,这也是最好的一个借口,张既本就是关中人士,而法正也不可能跑到张既跟前,问张既说:你是不是在曹朋面前夸赞过我呢?
法正闻听,不禁喜出望外。
心中的疑惑也随之消失,原来是张既向曹朋介绍过我。
怪不得曹朋没有看那封介绍信,便知道我的名字。同时,在法正的心里,对刘璋更多了几分怨恨。
也难怪,法正这些年来,在刘璋的手下,可是被压制的不轻。
而今能得别人重视,心里在感激的同时,也就对刘璋有了怨念。
曹朋肃手,请法正落座。
他这才拿起李儒的那封书信,就着灯光看去。
李儒在信中大力赞扬法正,说此人能力卓绝,不逊色庞统。曹朋轻轻点头,仔细的看了一遍之后,将书信放在灯前,烧了。这种东西,心里知道就好,最好不要留下什么痕迹和证据。
“先生能来助丞相,乃丞相之幸。”
曹朋这句话,可不是乱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