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眼中,杀机一闪。
“我自会劝说治多元改变主意。”
阿贵起身告辞,各部落氐王也纷纷离去。
“阿爹,为何又要相让?”
李滕的儿子名叫李驹,年逾四旬。
等阿贵那些人走了,他立刻上前抱怨道:“以前窦茂凶残势大,阿爹相让氐王,儿子可以理解。可现在,窦茂死了……赐支河首诸王之中,阿爹实力最强,是最合适的氐王人选。但为何又要让那阿贵接手?”
李滕闻听,顿时笑了。
“放心,阿贵他当不上氐王。”
“他若是得了曹都尉的支持,怎就当不上氐王?”
李滕冷冷一笑,“曹都尉的支持,无关紧要,紧要的是曹阎王支持谁。
别看曹都尉曰后主持河湟事务,更是曹阎王的兄长。
可你还记得,上次窦茂派人和曹都尉接触时,曹都尉是怎么回复?
他虽然是曹阎王的兄长,却奈何不得曹阎王的行动。
真正在河湟能够做主的人,是曹阎王。说穿了,这河湟之战打到现在,曹阎王迟迟不肯和咱们接触,就是为了给曹都尉一个面子。所以曹阎王的建议,才最关键。得不到曹阎王点头,他阿贵能当上氐王?
哈,笑话!
而且依我看,他这次去和曹都尉接触,也是有去无回。
趁这个机会,你要想尽办法,和曹阎王接触,取得他的支持……阿爹年纪大了,对这氐王也没什么兴趣。倒是你,如果得了曹阎王点头,就算当不上氐王,也能和烧当老羌的柯吾一般,飞黄腾达,成就无限。”
李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南郑,因郑人南奔而得名。
公元前770年,居住在华阴地区的郑人,为躲避犬戎迫害,而逃往汉中,从此定居下来。因与秦人有乡党之谊,于是取名南郑。秦武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87年,置县。
南郑是汉中郡的郡治所在,自张鲁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之后,一直极为平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