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代表他愚蠢,相反很聪明……贪财的习惯,随着他和曹朋的合作,而今曰进斗金,那些小钱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很快便明白了曹朋的意思,虽然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见曹洪不再瞎搞了,曹朋总算是放下心来。
司隶校尉的事务,一并交给了庞统和石韬两人负责,而他则把所有的精力,投注于汉中。或者说,是他和张鲁之间的交流。张鲁虽然归附,但还没有决定,要马上离开汉中。特别是张卫在阳平关,和杨昂依旧阻挡着曹军的步伐。好在,法正在占领了南郑之后,就立刻使典满设伏。
沔阳太守阎圃得到消息,回军救援。
不想于中途,遭遇曹军伏击,一万汉中军溃败而逃。
典满更身先士卒,率部杀入中军,生擒阎圃。而沔阳守军得知消息,旋即开城献降。
张鲁,在南郑发出命令,让大家放弃抵抗。
各县纷纷响应,唯有张卫杨昂顽固抵抗。但大势已去,随着曹军不断进驻武都郡,近六万兵马,虎视眈眈。郝昭、张郃、许仪皆善战猛将,更兼之夏侯兰,身经百战。可以说,西北悍将尽集中于武都郡,而曹朋坐镇长安,随时可能出手。张卫杨昂所承受的压力,着实巨大……更不要说,张鲁已经投降了,他二人若继续顽抗,其下场必然凄惨。
也就是说,阳平关告破,不过早晚!
曹朋从法正的书信里,得知了自己莫名其妙的成了五斗米教的护法。
张鲁非常热情,和他以书信方式,讨论五斗米教的发展趋势。
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曹朋决意,和张鲁探讨一下这宗教上的问题。
结合后世佛教,以及天主教、基督教的教义,在糅合他一知半解的道教内容,与张鲁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今浮屠兴起,教义蛊惑,行遍大江南北。
而五斗米教,拘泥西川,实非善事。鲁公教义,源于黄老之术,为我中原之根本教义。奈何声名不显,难以服众。若不加以整治,早晚必被浮屠取而代之。
浮屠之教义,重来生,而轻今世。
为缥缈之来世,而罔顾现实之根本,是我中原之大患。其宣扬行善,本意虽好,却终不合我中土之态势。天竺,蛮夷之国,愚蠢而无知……鲁公当登高而呼,引黄老高士,兴我根本。
则其一,五斗米之称谓,甚俗,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余闻黄老根本,于道德之文。何不以‘道’而代之?我行大道,可为天下人所共知!”
曹朋认为,五斗米教这个名字太俗气,局限姓太大,也不足以体现出本来教义。故而,这五斗米教,无法与浮屠教,也就是后世的佛教相比。
取‘道教’之名,令天下人尊崇大道,才是最响亮的名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