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定三国

第348章 训练小辈 上点眼药(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难怪家中长辈都说主公(三叔)家的家丁实力不逊于虎神卫中的精兵,本就是出身军队的士兵,再加上不间断的训练,若是不能打才怪呢这就是这群子此时心中的想法。

他们以为黄逍不过是要用这些军中常见的方式训练他们,虽然他们当中最年长的关平、郝昭已经在军营时接受过这种练习,其他人也见识过别人练习,但此时轮到他们,他们心中还是止不住的兴奋。

可是他们却没有看到关平、郝昭、马看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怜悯。主公(三叔)岂是如此轻易能被人猜中意图的人,你们这些子现在高兴,等会儿说不定连哭都哭不出来,三个幸灾乐祸的家伙心中同时想到。

他们的猜测确实没错,黄逍虽然让他们到校场集合,却没有准备用军中的常规训练项目来训练他们,相对于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年龄,黄逍还是决定用后世泛滥了的拓展训练中的部分科目来教训一下这群已经开始有些傲气了的鬼们。

这种拓展训练可不是什么游戏,虽然它表面去确实更类似于游戏,但其中需要消耗的体能,需要团体的配合确实丝毫不逊于军队的常规训练项目。而且这种训练更加考验团队精神和领导人的魅力和指挥能力,类似于游戏的过程也会使得这群大部分年纪不大的子不至于半道上厌烦而半途而废。而且黄逍会根据他们的年龄将他们分组,一定会让他们两组的实力相当的平均。到了那时候,家伙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一旦被挑起,原本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子们一定会开动脑筋,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到那时,黄逍也就算对得起将他们交给自己的那些部下了。

当分组完毕,虽然人数不等,可子们相互间的实力倒也平均,也不禁对黄逍的眼力颇为佩服。至此他们才算真正相信父辈们说的“张天王识人之能天下无双”的赞誉绝对不是骗人的了。

这时候黄逍忽然看到赵云在校场外面向自己打招呼,知道应该是有事,故而对马、郝昭、关平三个年纪大的交待道:“你们三个,好好看着你们的这些弟弟,等他们完成科目之后,让他们好好总结一下,关兴就先在一边练剑,我去去就来。”

“喏”

“临淮鲁子敬,大名早已耳闻啊”黄逍笑着对眼前的人拱拱手。

赵云来,带来的只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各诸侯的使者竟然联炔来访,如此大使,也不得不请黄逍出面了。

而江东的使者,为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鲁肃鲁子敬,鼓来人称“谦诚君子”、后来吴国的大都督鲁肃此时也不过只二十多岁,身高接近八尺,体形魁梧,面相憨厚,向武将多过像文士,可是他一身文士装束,却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就不得不说明鲁肃的气质非凡了。

“鲁肃微末之名竟能入黄天王之耳,鲁肃万分荣幸”鲁肃也笑着向黄逍拱手行礼。

“子敬现在在孙将军那里任何职?”黄逍问道。

“肃不才,得蒙我家主公错爱,任赞军校尉。”鲁肃轻轻一笑,答道。

黄逍哈哈一笑道:“孙伯符他好生家子气子敬如此大才,不过一介校尉。倒不如到本王麾下,以本王五州之地,当可使子敬一展才华也”

要说对如今孙策麾下地那些人才中黄逍最重视地莫过于周瑜、鲁肃以及不知道是不是在娘胎里的陆逊,而相对于周瑜这位才华横溢的军事家、艺术家而言,黄逍则更看重朴实无华却内藏锦绣的鲁肃。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2。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这是陈寿对鲁肃的评价。

但让黄逍最为看重鲁肃的却是鲁肃他始终不渝的坚持孙刘联盟,这是因为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地长远利益,这正是鲁肃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这表明了鲁肃不但具有一个大政治家的胆略、卓识和政治的、军事的和外交的才能;而且还具有不为一已私利,忠诚于国家大业地可贵品质。“推魏氏百胜之举,开孙权偏王之业”这句话足以证明后人对鲁肃的推崇。而后世之人王夫之也对鲁肃一力促成和极力维护的孙刘联盟的行为评价道:身任天下之重,舍敦信而趋事会。君子之所贱,抑英雄之所耻也,功隳名辱而身以死亡,必矣。欲合孙氏于昭烈以共图中原者,鲁肃也;欲合昭烈于孙氏以共拒曹操者,诸葛孔明也;二子者守之终身而不易。子敬以借荆资先主,被仲谋之责而不辞;诸葛欲谏先主之东伐,难于尽谏,而叹法正之死。盖吴则周瑜、吕蒙乱子敬之谋。蜀则关羽、张飞破诸葛之策,使相信之主未免相疑。然二子者,终守西吊刘表东乞援兵之片言,以为金石之固于心而不能自白,变故繁兴之日,微二子而人道圮矣。然而肃之心未遽忿羽而堕其始志也,以义折羽,以从容平孙权之怒,尚冀吴、蜀之可合。而与诸葛相孚以制操耳。身遽死而授之吕蒙,权之忮无与平之,羽之忿无与制之,诸葛不能力争之隐,无与体之,而成谋尽毁矣。肃之死也,羽之败也。操之幸,先主之孤也。悲夫

正是因为如此,黄逍虽然知道鲁肃不可能背弃孙策。但他还是想拉拢一下鲁肃,实在不行,也能在那个疑心病不逊于曹操而残忍好杀更胜一筹的的孙权心中安下一根钉子,至于孙策么,除了勇武过人,这脑子却实在不怎么样待到日后与孙权对战的时候,黄逍自然相信郭嘉、戏志才等会引孙权心中的疑惑,兄弟的意见,难保不能左右孙策的思想。

但是黄逍的话虽然声音不大,可身边地郭嘉等人却听到清楚。黄逍识人之明,在这汉末,甚至已经远远过了许劭,广为人知,这在上层圈子中也不是秘密了。见黄逍明目张胆的撬孙策的墙角,众人都心中一惊。郭嘉等人倒是并不吃惊于鲁肃如何能得到黄逍的重视,因为自黄逍几年前见过孙策后,就将孙策属下值得注意的人一一点了出来,鲁肃正是其中关注级别最高的一批。可是他们却吃惊于黄逍对鲁肃的看重,他们也知道黄逍应该没见过鲁肃,却不知道现在根本就没什么名气的鲁肃为何会引起黄逍如此的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