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第125章 明查暗访(6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闵文建眉尖一挑,狡狯地笑道:“既知难得来江南一趟,那么……金陵去是不去?”

杨凌怔道:“南京?此次巡视江南税赋,好象不必去南京吧?”

他嘴里说着,心中暗想:“去那里做甚么?王琼正在南京,那老头儿虽说对自己恨之入骨,其实本性不坏,我可不想难为他,可这一去难免要与他碰面,他的儿子死在我手里,到时见了他还不知是一种什么情形呢,至于马怜儿……唉!”

闵文建嘿嘿笑道:“路程并不太远,其实抽空儿你也不妨去金陵瞧瞧,”他微笑说道:“我运盐去南京时,曾巧遇马驿丞的爱女。那个小妮子,对你杨大人可是情根深种啊,若是你辜负了人家,连我都瞧不下去。”

他说着从他的袖中摸出折叠起来的一张纸,塞进杨凌手中道:“这是她的住址,呵呵,我可言尽于此了,去不去你自己拿主意。”闵文建办妥了此事,似乎十分开心,咧着大嘴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样。

杨凌将他送出门去,看见门口已停了两顶马轿,郑百户带些番子,还有税吏和莫府的一些仆从站在门外。

杨凌与闵文建告辞,看着他上了轿子远去,自站在蔓延着爬山虎的绿墙下,望着墙边绿柳清河,摸索着手中的枝条痴痴怔立良久。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一个身着白衣,如同一枝绰约朦胧,弱不胜衣的芍药般倩秀的美人儿自水间翩然跃出,正眉目含情地向他走来,那款款的步态,无处不媚的举止,令人为之失神:“

君似名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

只缘感君一回顾,我便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天涯路,衣带渐宽不觉哭,

惜叹年华如朝露,何时衔泥巢君屋……

三十六轮明月后,当为君作霓裳舞……”

杨凌喃喃吟完这最后一句。想起三十六轮明月后,自己和马怜儿早已人鬼相隔,殊途难遇,心中不由一阵悲苦,他狠了狠心,将那张写着马怜儿详细住址的纸紧紧攥成一团,正要顺手抛下河去,却听身旁一人拍掌赞道:“好诗,好诗,若是卑下猜的不错,这定是位多情的姑娘赠与大人的了。”

杨凌回头一看,只见莫清河站在身边欣然鼓掌,他那位风情万种的俏夫人立在一旁,也是目泛异彩,显然极为欣赏。

江南风气开放,迥异于京城北方,莫清河这位夫人倒也没有太多避忌。自家老爷要去狮子峰,她便送出门来。恰听见秧龄吟诵这诗,不禁赞赏地对莫清河笑道:“老爷,妾身自今年六月听到苏州才子唐寅,为他的桃花庵别墅所作的那《桃花庵》后,再不曾听过如此有意境的好诗了,若是杨大人不见怪的话,可否容妾身将此诗记下呢?”

莫清河皱眉作势道:“莫要无礼,怎可如此让大人为难?”

杨凌笑道:“这却无妨,”他说着顺手将那纸团揣回怀中,说道:“待本督和莫大人从山中回来,再诵于夫人听便是。”

杨凌当着一位有老婆的太监,不便称其为公公,改口称之大人,莫清河夫妻二人听了顿时脸上现出十分欢喜之色,莫夫人已巧笑倩兮地道:“方才只顾品这诗中意境,未曾记得全词,大人只须再吟诵一遍,妾身便能记下。”

杨凌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倒没想到这女子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能,当下他又将那诗说了一遍,莫夫人凝神听了,然后喜不自禁的一击掌道:“妾身记下了,我这便回去录下。”说着她喜孜孜的呀不到别,竟自穿花拂柳一般,领着两个丫环回府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