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被唐一仙一顿呵斥抢白,骨头顿时轻得不足四两,眉开眼笑的颇有受虐潜质。
大内侍卫们见皇帝老爷吃瘪还吃得这么开心,便很有觉悟的把护侍皇上安危、维护天子尊严的使命抛到一边,本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原则,一个个埋头赶路,置若罔闻。
*****************
唐一仙被安置到驿馆上房。杨凌将她安排妥当,又赶回书房修书一封叫人送回京城,一则将这喜讯早早告知玉儿她们,二来让她们提前有个准备,方便迎接小表妹回京。
杨廷和秘密来见过正德,它是皇上的侍讲师傅,正德对他还是有几分敬意的。听说他来唯恐他劝自己回京,到时不好推却,赶忙的把杨凌、张永这两位哼哈二将叫来,立在自己身后壮胆儿,这才把杨廷和请进来。
杨廷和惯会审时度势,他虽敢对怂恿皇帝出京的杨凌、张永大打出手,但是面对皇帝,其隐忍的耐性尤胜李东阳三分。走进书房一见了里边阵势,他就明白了皇帝的决心,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便也不再说出,免得自讨没趣。
杨廷和将正德离京后的情形叙说一遍,宫中已严厉封锁了消息,所有知道的太监宫女都接到严令。谁敢妄议皇帝微服出京的谣言,当即格毙,所以消息还未传出去,除了六部九卿和三位大学士,便连满朝文武都只道皇帝有恙,不能临朝。
不过皇帝连着十多天不临朝听政,这事可非同小可。皇帝是一国之君,朝廷的体制不是开玩笑的,什么找人冒充,或者将大学士批折诡称是皇上签阅的异想天开。都是万万用不得的。
这一来看在百官眼中,就是皇帝病得连奏折都无法批阅了,光是揣测皇帝病体如何严重,就足以人心惶惶了,此事总以三大学士之智也没有办法,对正德提起时,杨廷和不免满脸苦色。
正德蹙眉想了想道:“既如此,拣选最重要的奏折,每日快马传递给朕,朕览后再批转回京,对外便称朕病体渐愈,只是尚见不得风、见不得光,故此不能临朝,想来可以稳定一下民心。”
杨廷和叹道:“为此之计......也只好如此了”,他忧心忡忡地站起身来,说道:“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后娘娘对皇上都挂念的很,六部九卿也在等着皇上的消息,皇上既然决意留在大同,臣也不敢再耽搁下去,这便返回京城报讯。”
他向正德施罢礼,又看了杨凌一眼,脸色凝重地道:“杨大人,皇上的安危、大明的安危,就全交给你了,大人千万小心在意,定要保得皇上周全。”
杨凌庄重地道:“大人放心,下官知道其中轻重份量,断断不会儿戏的。”
杨廷和点了点头,有轻叹一声,这才黯然退了下去。
又候了两天,正德每日无所事事,就跑去唐大小姐门口当亲兵,陪她在院中打打冰陀螺,再加上那两个专门侍候小唐的丫环一块儿打打马吊,既解了唐一仙的闷乏,也遂了自己心愿。
打马吊由来已久,据说汉唐时就已存在,朝野上下,无论王侯公卿、名士才子、名媛淑女还是商贾平民,都甚为喜欢,甚至僧尼也多有戏玩的。
马吊类似现代的麻将,巩俐太皇太后和太后等妃嫔闲来无事也最喜欢玩,争得有时陪着打打,他天资聪颖,自然一学就会。
唐一仙和两个丫环那是他对手,一来二去,杨凌送给唐一仙的零花银子,和两个小丫环的不值钱饰赢了一堆,正德乐不可支,把那堆破烂儿报表儿似的收藏着,任凭两个小丫环向这位英俊的兵哥哥如何抛媚眼,就是不换给她们。
他的身份是杨凌的侍卫,唐一仙并非势利之人,到未因他低贱身份不屑结交,虽然呵斥如故,倒是亲昵的口气居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