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丢下那块乳酪,拍了拍手,气定神闲地道:“明廷边军与朵颜三卫、女真三部固有磨擦仇怨,但是要说大明朝廷对尔等不善,可就言之不公了。”
杨凌笑容一收,肃然道:“自洪武以来,大明对投靠朝廷的蒙人宽厚仁和之至,这是有据可查的,洪武十五年,哥帖木儿、完者帖木儿等部来归。永乐六年,喜乐温河、铁真河等部来朝,大明不但安置住宅,还供给衣食和牛羊、金钱和绫罗,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我汉人无役不从,但南下定居的土军(蒙古人、朝鲜人、女真人)一人服役,其余兄弟子侄皆免役,税赋之轻。难以置信。居于辽东的朵颜三卫更是不当差、不纳粮,不服役,这些事喏木图使者不会不知道吧?
大明设立互市,并非朝廷没有牛马,盖因关外诸部所用之物皆来自我大明,朝廷许其互市,也是怀远之仁。永乐十五年兀良哈大旱。以马千匹来我大明易米达三百辆,活人无数,可是你们做了什么呢?
土木堡之变,背信弃义,投靠瓦刺。稍遇天灾**,便将大明视作理所当然的粮仓,滋扰边关,屠戮百姓,在大明和鞑靼之间三心二意。脚踏两船!
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一个人快饿死的时候,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是我的仇人了,我就自已动手抢。朵颜三卫对大明。不正是这样么?贪心不足、忘恩负义!”
“试问若无这些往事,又怎会给利欲熏心、贪功冒赏的官兵以借口?朝廷又怎会在瓦刺攻击朵颜三卫时袖手旁观?”杨凌一番话说得喏木图脸色铁青。在坐的使节们有些如坐针毡。身子不自在地扭来扭去。
杨凌口气一缓道:“当然,这些大多都是旧事,我边军卫所因为这些嫌隙,也确曾使朵颜三卫地普通百姓承受其害,双方因此越走越远,失了信任。正因如此,我大明皇帝陛下才亲至大同,想与花当大领亲自签下盟约,相守互助,永为盟友”。
喏木图吸了口气。狡猾地笑道:“不只如此吧?大明要与我们结盟,不只是互市交易,不是还要求我们与瓦刺交恶,拖住鞑靼铁骑的马腿,互为响应么?”
杨凌沉住了气道:“不错,有鞑靼这头猛虎,大明深受其害,朵颜三卫也没少受他们欺凌吧?如今鞑靼七万大军,在我大同城外损兵折将,却毫无所得,困虎饿狼一旦返回大漠,朵颜三卫当其冲。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相信花当大领正是高瞻远瞩,看到了这一点,才欣然答允与大明结盟,攻守互助、共同对付这个祸害吧?”
喏木图笑吟吟地摇头道:“杨大人,花当大领是感念大明皇帝陛下地诚意,所以才赶来拜望。你也知道,如果一旦与鞑靼交恶,我们朵颜三卫当其冲,要承受极大地压力,而明廷如果弃之不顾,朵颜三卫独木难撑,可不是鞑靼的对手。
同样的,如果我们对大明和鞑靼之争袖手旁观,鞑靼铁骑即便在大同城外损伤再重,一旦返回草原休养生息,不出两年,尖牙利爪便会重新冒出来。
我们和鞑靼同为大元后裔,他们对我们纵然有所劫掳,也不会赶尽杀绝,最终无论是为了大明江山的富饶、还是为了复仇,仍然会找上你们,大明地边域将因此永无宁静。
所以大明想要对付鞑靼的迫切,恐怕要远在我们朵颜三卫之上吧?不知皇帝陛下要许以什么条件,得到我们的信任?”
杨凌目光一闪,微笑道:“不错!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们对于削弱伯颜的势力,的确有志在必得之意。此枭不除,九边确无宁日,但削弱鞑靼,对朵颜三部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端起奶茶,顾不得那怪异的味道,轻轻喝了一口,趁机低头忖道:“这个喏木图,绝非寻常地使节,众部落特使唯他马是瞻,他必是花当最信得过的人,今日要摸清朵颜三卫的合作底线,为皇帝出面谈判铺路,看来就要着落在他地身上了”。
杨凌想到这里,将奶茶放下,轻轻一笑道:“我们的江山无比广袤,同时也不擅游牧骑猎,大明对于塞外毫无野心,只是希望让自已的边境能够平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已,如今瓦刺势微,要是鞑靼在大明和朵颜三卫的合力攻击下变成一盘散沙,那么这大漠草原之王,将由谁来担当呢?”
喏木图神色一动,随即平静下来,淡淡笑道:“伯颜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在草原上拥有无以伦比的号召力,如果他不能做大漠之王。相信也不会有人可以取代他”。
杨凌推案大笑,起身说道:“成吉思汗?试问成吉思汗之前,谁是大漠之王?成吉思汗之后,便没有别的英雄统驭这方土地了么?他的余威,延及子孙数百年,也该差不多了。我们中原有句古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安知花当大领。不会有朝一日成为花当可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