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们都退下后,赵光义问赵德昭道:“目前积蓄的军费有多少?”
“军费二千万二百万愍。”
这就是说,所有储蓄的军费全部用来投资修建金明池都不够用的。赵光义又道:“那粮食呢?”
“军粮将用掉八成!”
没有粮草,那还怎么攻打北汉和大辽?
赵光义望向花蕊。花蕊却把头扭到了一边,贪婪地望着山下的景色。仿佛一只关在鸟笼里很久的金丝雀,终于能展翅翱翔在蓝天下。赵光义望着她,心里盘算良久,道:“这样把,抽调民工四十万,其余用工的,用京城禁军!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半的伙食费和工食银。”
楚昭辅忙道:“万万不可!禁军乃是守护京师的精锐,如何能用来开挖湖泊,修建园林?若是如此,那谁戎卫京师?”
其他几个宰执们都连声附和。除了卢多逊不语。
赵光义又把目光望向他:“卢卿,你认为呢?”
卢多逊躬身道:“臣以为,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归降,如今南面已经一统,只剩下北边北汉。北汉若无辽朝后援,可以说不堪一击。而辽朝也颇为忌惮我大宋,我当真对北汉用兵,他们不会全力驰援。所以,攻克北汉,无须精锐之禁军,北边沿疆之厢军足矣!等到克伐北汉之后,金明池业已完工,经过两年磨炼的禁军,战力必大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必能席卷辽朝,直捣上京!”
赵光义很是高兴,眯着眼美滋滋听着,连连点头。
楚昭辅沉声道:“你是说用厢军去北伐?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宋太祖赵匡胤把全国各地军队中的精兵集中起来,组成了所谓的“禁军”,也就是正规精锐嫡系部队,主要集中在京城附近,保卫京都。那些剩下的老弱病残则留在当地,称为“厢军”。主要是从事各种杂役。所以也叫“役兵”。虽然必要时也投入战斗,但是战斗力非常的差。
次相沈伦也道:“卢大人,你不懂军事,就不要胡乱出主意,扰乱官家的思绪,将来除了乱子,你可担待不起!”
卢多逊笑了笑,没有反驳。
赵光义却阴沉着脸道:“沈卿,你说卢卿不懂军事,莫非你又懂吗?”
沈伦忙躬身道:“微臣也不懂。”
“那就是了,既然你不懂,又如何知道卢卿的主意不好呢?”
“这个……”
赵光义对曹彬道:“这里只有你是领军打过仗的将帅,你说,朕如果率领二十万厢军,能否攻克北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