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勇道:“儿臣倒是觉得应该借科举把天下权利分开,中明法科的可以管断案,中进士的则管政事,再恢复唐朝的明算科,中者可以管钱粮。把天下官员分成三个系统,让他们术有专攻。”
晁盖想了想,道:“术有专攻自然是好的,只是他们之间也还是要有统属的吧?”
晁勇道:“知州管政事,也可以管辖境内官员,但是平曰的钱粮、断案却是由明法科、明算科出身的人掌管,即使知州有异议,也不能直接插手,要向朝廷通报,由朝廷派同一系统的人去核查,或者御史去核查。”
晁盖点头道:“这个想法不错,既能让他们术业有专攻,又分了知州、总督的权。这些文人也就闹不出什么乱子了,梁山老兄弟执掌兵权,我倒是不担心军事,只是一路政事都交给那些文人,我却是不放心,分了权就好了,回头我和宰相、参知政事商议一下改革科举的事情。”
晁勇看晁盖说起宰相,眉头皱了皱,便道:“他们协助父皇掌管朝政,理该和他们商议商议。”
晁盖摇头道:“不商议恐怕都不行。”
晁勇闻言,皱眉道:“这天下是我晁家的天下,便是父皇乾纲独断,他们也要听着,何时我大梁皇帝一定要和他们商议了。”
“张叔夜出仕后,便一直让朕让出大部分手中权利,由宰相和参知政事处理政事。这些曰子吴用也和张叔夜站到一起了,赵明诚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也两不相帮。”
想到吴用,晁盖脸上也不由闪过一丝痛苦。他和吴用是多年知交,当初劫生辰纲,便是吴用出的主意。若是没有吴用,或许他也不会上梁山,也就没有现在的大梁。但是两人多年的交情,却是敌不过权利的侵蚀。即使吴用已经是朝中文官第一人,但是他还是盯着皇上手中的权利不放,想让宰相的权利更大。
晁勇闻言,想到的却是后世成为象征意义的皇室,怒道:“难不成他们还想让我大梁皇帝成为一个图章,他们做决定,皇帝盖个章就好?那我晁家的天下岂不是成了他们的天下了。”
晁勇一发怒,声音也不觉大了几分,外面的御林军听得太子怒斥,也不知太子是朝谁发怒,或者放缓马速,或者加快马速,离马车远了一些,生怕惹来太子的雷霆怒火。
晁盖摇摇头,示意晁勇不要发怒,道:“倒是也没有这么严重,张叔夜只是想仿照宋朝制度,削弱皇上权利,加强宰相的权利。他们也不是没有理由,按他们的说法,有了制约,后世也不容易出败家皇上。”
晁勇冷笑道:“制约是一定要有制约,但是宋朝的制度显然不是完善的,否则也不会出赵佶这样的皇上了。而且宋朝宰相的权利也太大了些吧,蔡京一手遮天,宋朝灭亡,他该有一半的功劳吧。”
晁盖点头道:“只要这天下是皇家的天下,就没有人能制约的了皇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宰相也是由皇上任命,想要制约皇上何其难。”
晁勇想了想,道:“既然他们想要分权,那也可以分一分。宋朝的六部形同虚设,权利都集中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让宰相的权利大增。我大梁可以恢复六部制,把权利都划分下去,直接废掉宰相,让他们也去做六部尚书,看看他们还敢得寸进尺不。”
大梁的制度却是不完善,文官严重不足,六部也都是草草建立,官员不足,权限也不足,只有神算子蒋敬把户部经营的有条不紊。
多数权利还是集中在宰相和参知政事手中,因此晁盖对张叔夜和吴用的争权夺利大为不满。
“历朝历代都有宰相,废掉宰相,有些不妥吧?”
晁勇却是记得明朝就曾经废掉宰相,只有六部行使职能,闻言道:“只要把六部职能划分清楚,所有政事都能找到对应的部门处理,各部也算术业有专攻,他们处理总比宰相处理要专业吧?皇上做最后的决断,中间没有宰相也无妨啊。”
晁盖想了想,道:“你的想法是和前面把地方政务分开一样,把朝廷的权利也分开,避免集中在一个人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