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次聚餐的结果并不例外,民营企业法人股的股东们无一例外,没有一个肯把他们所持有的冀南银行的股权给卖掉的,哪怕门德尔松把溢价开到了百分之百,也就是说以股权价值的两倍收购,可他们还是没有一个肯售卖的。
国有法人股那边,也遇到了问题,冀中矿业集团同样不同意出售手中的股权。财政股中,丛北区财政局也不是很愿意出售他们手中的股权。市国资|委那块儿倒是比较顺利,市长周天宇同意,市委书记郭友伟不阻拦,其他几个市委常委也都没意见,市国资|委同意以溢价百分之六十的价格,把他们持有的股权卖给孙泽生。
孙泽生决定谅那些不愿意出售股权的股东们几天,他利用这几天的空闲,和几个自然人股东进行接触,希望收购他们手中的股权,然而同样的不顺利,无一例外,没有人愿意出售。
市国资|委和孙泽生很快就把合同签了。以不到六亿元的代价,孙泽生成为了冀南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可是他在冀南银行中形单影薄,想推行对冀南银行的整改方案,都不可得。
孙泽生很是懊恼,向宋嘉依抱怨,还不如不费这个劲儿,在最初的时候,就甩开冀南银行,独资成立一家专属于他的银行。
宋嘉依默默地听完孙泽生的抱怨,然后柔声劝道:“老公,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冀南银行的股东们为什么不愿意出售他们的股权。如果找到了他们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孙泽生点了点头,他本想派门德尔松去了解情况,转念一想,否决掉了门德尔松,改派黄银华去。
黄银华没有让孙泽生失望,当天就给孙泽生打电话,汇报调查的结果。那些不愿意出售股权的股东们之所以惜售,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沾上孙泽生的光,跟着孙泽生发财。
孙泽生这些年的发展,这些企业家都是看在了眼中,记在了心中。他们暗中都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和孙泽生搭上线,只是至今没有人如愿罢了。
这次孙泽生看上了冀南银行,这些企业家都觉得孙泽生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既然冀南银行让孙泽生盯上了,那么冀南银行的大发展肯定是没跑的,搭上这么一艘大船,想不发财也难。这时候,想把他们赶下船,他们当然不干了。
听完汇报,孙泽生哭笑不得,自己名头到了,带来的不仅仅有好处,同样也会坏处,最起码收购的成本要翻着番儿地往上涨。就像这次的收购,如果换成是其他的银行或者别的什么企业收购,不管是谁持股,估计都不会排斥将之卖个好价钱。但是换成是他来收购,就会多这么多的事情。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好事多磨?
孙泽生决定还是再努力一把,他这次亲自出面,又把郭友伟、周天宇一起请来,然后宴请冀南银行民营企业法人股的股东们。
在筵席上,孙泽生许了不少好处,他甚至把收购价提升到了溢价百分之一百一十的程度,就连郭友伟和周天宇也帮着孙泽生说了不少好话,但是那些公司的老板们愣是没有一个松口的。
宴会不欢而散。
孙泽生有些闷闷不乐,他在考虑是不是重新组建一个新的银行。这时候,门德尔松过来求见。
“老板,我听说你亲自出马,那些企业的老板们也都没有给你面子?”门德尔松问道。
孙泽生点了点头,“我和郭书记、周市长都出动了,那些家伙愣是油盐不浸。门德尔松,我问你,是成立一家全新的银行,难度大,还是收购一家现成的银行,难度大?”
门德尔松忙道:“老板,睿智如你,又怎么可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你这是考我。在我看来,收购冀南银行,相对来讲,难度还是要小许多。咱们要是成立新的银行,需要打通多个环节进行审批,审批过了之后,还要扩大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培训员工,招募管理层,事情需要做的,实在是太多了。收购冀南银行的话,就可以省掉很多环节,而且冀南银行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别的不说,至少在冀南市普通市民和企业中,还是有一定认知度的。”
“你说的是不错,但是我们拿不到冀南银行的控股权,问题就大了。”孙泽生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