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景恒也将大齐拿出来举例,列出大齐的奴隶使用数量是大唐的数倍,但是大齐却很少出现奴隶反抗的事件,主要就是大齐官方规范了各行业的奴隶使用情况,而且大齐的国库收入已经远超大唐。由此可见,奴隶并不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反而还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虽然李景恒他们举出大齐的例子很有说服力,但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于志宁这些人,他们也并不是那么好说服的,更何况其中有些人并不是不懂其中的关键,而是其中牵扯到利益之争,因此他们才会装做不懂,反而拿出种种似是而非的借口反驳。
在大唐这个年代,皇帝与臣子并不像后世那么阶级森严,比如皇帝与群臣议事,大臣也是有座位的,所以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更像是公司内的老总和部下,公司老总虽然有命令部下的权力,但部下们也有选择公司的权力,干的不爽的时候,大不了人家拍拍**走人,除非是对方犯了罪,否则公司老总也拿他没办法。
也正是这个原因,大唐的朝堂上经常会出现现在这种场面,长孙无忌和于志宁为首的农业派,与李孝恭和李景恒为首的工商派吵成一团,谁都不肯服谁。其中长孙无忌一方人多势众,但大多年纪较大。李景恒一方则大多是年轻的官员,他们的思想更开放,而且全都是这些年被李世民有意提拔起来的,气势上也不输给任何人,吵起来更是中气十足。
李孝恭在支持了一下李景恒后,就再也不肯开口,笑**的看着别人争吵。反倒是旁边的李治连连出声安慰争吵的两帮人,但可惜他不是李世民,也没有压服众位大臣的威望,因此根本没什么用。
就在李治看着朝堂上吵成一团,自己急的满头冒汗时,忽然听到大殿门外一个带着玩笑语气的声音道:“咦?东宫的明德殿什么时候改成菜市场了,难道九弟也要下海经商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