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第二百零四章 强烈对比(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是啊,夫君,你看我们的应儿多体贴,多能替你考虑困难?”刘氏乘机语带双关的说道:“和夫君你那位少年好友比起来,我们的女婿是不是强多了?”

“不错,一个女婿半个儿,毕竟是我们的半个儿子,还是自己家的人可靠。”大袁三公赞同了老婆的话一句,又恶狠狠的瞪了曹仁和程昱一眼,益发的想把曹老大的这两条走狗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曹仁和程昱不知原因,只见大袁三公面色不善,也不由更加的暗暗担忧起来。

“主公,是什么好消息?”荀谌凑了上来问道。

“一会再告诉你,我还没有看完。”大袁三公摇头,又飞快看完了剩下的内容,然后大袁三公的脸色顿时古怪了起来,还看了看面前的曹仁和程昱,让曹仁和程昱更是提心吊胆,不好的预感也益发强烈。

“主公,有什么事吗?”站在袁谭身后的郭图也发现情况有些不妙,赶紧上来探听情况。

“没什么事。”考虑到曹仁和程昱就在面前,大袁三公很果断的摇头否认,先把女婿的书信收好,然后又转向老婆带来的中年男子问道:“你就是吾女婿派来的信使?”

“小使宋恺,拜见袁公。”宋恺赶紧行礼,又从怀中拿出一道书信,解释道:“小使奉主公之命出使田楷贼军,向田楷贼军当面呈报战书,知会我军出兵曰期与进兵路线,以报田楷前番救援徐州之恩,书信在此,请袁公过目。”

外宽内窄的大袁三公倒也没有客气,接过陶副主任给田楷的那道书信先打开看了,然后才把书信递给荀谌和郭图等心腹谋士,让他们阅读参谋,袁谭也凑了上来同看,不过只匆匆看了一遍后,袁谭马上就大叫了起来,“荒唐!简直荒唐!自古以来,那有人先把自己的出兵兵力、出兵时间和进兵路线提前知会给敌人的?陶应小……,妹夫简直就是荒唐!”

“那里荒唐了?”大袁三公怒道:“吾女婿受过田楷大恩,奉诏命不得不出兵青州攻打田楷,与昔曰恩人刀兵相见。向田楷先行知会时间与进兵路线,乃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之风,荒唐在了那里?”

袁谭满脸羞惭的退下,程昱却慌了手脚,赶紧劝说道:“袁公,不能让徐州信使把书信送进城啊!袁公请三思,陶使君此举虽是君子之风,但若是让田楷孔融二贼提前知道了陶使君的出兵路线和进军路线,提前做了安排准备,将对贵我两军接下来的战事十分不利啊!”

“是对你们曹军的战事不利吧?”荀谌心里嘀咕了一句,赶紧开口说道:“主公,谌认为应该让徐州使者持书进城,一来是为了成全陶使君的君子作风,二来也可以让田楷贼子知道他的后方即将起火,促使田楷贼子放弃著县向腹地突围,便于我军展开野战,也可以大大缩短我军的攻城所需时间,节约我军的粮草开支。”

说完了,荀谌又转向程昱笑道:“仲德先生,田楷贼子倘若弃城突围,虽然贵军营地必然首当其冲,但是请先生与子孝接放心,贵我两军乃是盟友,贵军即便战事吃紧,我主也定然不会坐视不理——主公,你说是吧?”

“啊!哦哦,对,对。”大袁三公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然后微笑说道:“友若言之有理,孟德乃我兄弟,他的队伍战事吃紧,吾也定会向当年兖州一事一样,立即出兵救援,所以仲德先生不必担心。”

说罢,大袁三公根本就不给程昱和曹仁开口的机会,马上就转向宋恺吩咐道:“你去吧,打一面白旗到著县城下,当面把书信呈交给田楷贼子,来人,给宋先生准备一面白旗。”宋恺躬身答谢,接过书信去了,打着一面小白旗往著县城下去了,留下曹仁和程昱在原地咬牙切齿,恨怒欲狂。

事还没完,命令曹仁和程昱返回曹军队伍继续带兵准备攻城后,大袁三公又拿出了女婿给自己的书信,递给了荀谌和郭图说道:“都看看吧,吾婿来书替宛城张济引见,恳求吾看着他的面子上,接纳张济叔侄的归附,出面庇护在宛城立足的张济叔侄,汝等以为如何?”

“宛城张济?”隶属于大公子党的郭图脸色当场就变了,也一下子明白了陶副主任的恶心曹老大的歹毒用心,赶紧开口阻止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张济乃是董卓余孽,国之罪人,主公若是接纳张济归附,于主公的声名将大大不利啊!”

“父亲,公则先生说得对,千万不能接受张济的归附啊。”袁谭虽然不明白陶副主任的用意,但既然是陶副主任支持的,袁谭公子自然要站出来反对,飞快说道:“父亲,我袁氏四世三公,名震天下,若是接受张济叔侄这样的乱臣贼子的归附,于父亲与我袁氏的声名都将大大有损啊!”

“是吗?”大袁三公有些犹豫,大袁三公是有点担心接纳张济叔侄对自己声名有损,也会更加恶化自己与曹老大的关系,不过又考虑到这是孝顺女婿的介绍引见,如果断然拒绝,未免太伤女婿的面子。

“我看你们才是乱臣贼子吧?”见郭图杀鸡抹脖子一样的对自己使眼色,恳求自己帮忙说话,对大袁三公颇为忠心的中立派荀谌难免心中有气,暗道:“为了你们争权夺利的私事,全然不顾主公利益与我冀州利益,还想让我开口帮忙,把主公引入误途,做梦!”

暗暗嘀咕完了,荀谌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向大袁三公拱手说道:“主公,依在下之见,接纳张济叔侄归附,对主公与我军而言,其实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张济叔侄驻扎宛城,距离许昌仅有五百里,途中又无险可守,简直就是一把刺在许昌背心的尖刀!主公如果接纳了张济叔侄的归附,让张济叔侄麾下颇有精锐的西凉兵为主公所用,那么到了关键时刻……,主公一声令下,岂不就是一支直插许昌的奇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