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斌无比感叹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咋办?这事儿到底怎么处理?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出了京城,进入了北河省的地界,董学斌本打算尽快将感情上的事情理顺一个思路,结果还是没能理出个办法,董学斌心里越来越烦,越来越气,直到进入了延台县的边界,董学斌都恨不得一头撞在挡风玻璃上了,纠结啊,烦恼啊,愁苦啊,忧虑啊!
前面,回县里的路上许是出车祸了,有点堵。
董学斌就想也不想地一转弯,拐进了一条不太平整的小路,准备绕远过去。
车开了一会儿,一句进入了大守屯,路两旁能看到不少庄稼地,还有毛驴一车车运着新下来的玉米棒子,金色的一片,很漂亮。董学斌好歹也在延台县待了一年多了,这条路以前走过一次,还算熟悉,七拐八拐之下,眼看前面再走一公里就能重新上到回县里的主路上了。
可突然,玉米地里出来了五六个当地村民。
董学斌怕撞到人,赶紧拍了拍喇叭,奔驰发出滴滴的鸣笛。
谁知几个庄稼汉竟不紧不慢地看了董学斌这边一眼,一点也没有要躲开的意思,反而站在了路中央,随即,一辆破的不能再破的拉货的木车被几人齐齐用力从庄稼地里拽了出来,大大咧咧地拦在了路中间,把路堵了一个满满当当,除了行人,反正车子是绝对过不去的。
董学斌心情正郁闷呢,看到这一幕,脸色就是一沉,不得已在离“路障”七八米外的位置上踩下刹车,董学斌用力拍了拍喇叭!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为首的一个中年村民夹着一个烟袋锅,慢吞吞地往那儿一靠,抽起了烟,旁边几个村民也一个个站在路中间,低声聊着天,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远处,忽然开过来一辆挂着本地牌照的面包车,咣咣当当的驶过来,几个大守屯的村民见状,不慌不忙地将拦路的木车拉开一些,面包车就这么过去了。
董学斌本都想下车了,见前面露出一个口,就一给油门,也想开过去。
偏偏,面包车刚一过,为首的中年村民就快速和其他人一起又把“路障”给拉了回来,再一次堵住了小路。
董学斌一看就火了,按下车窗大声道:“让开!”
几人根本不理他,还在那边聊着天,不时还哈哈笑上几声。
“麻痹!胆儿不小啊!”董学斌伸手一拉安全带,推门就下了车,因为腿上还没好利落,他走路并不快,一步一步走到了几个村民面前,冷着脸道:“你几个什么意思?成心的啊?堵这儿干嘛?”
其中一老汉看看他,伸手道:“过路费!”
董学斌被气笑了,“过路费?你这是高速收费口啊?”
老汉摊摊手,“不给就别过了,跟这里待着吧,反正我们不着急。”
看到这里,董学斌也明白了,这种现象在农村外乡还是很常见到的,一般当地村民为了捞外快,专门会在一些偏僻点的路口设下障碍,手段之多简直都能玩出花样来,最后就是两个字——要钱,不给过路费别想过去,不过一般本地车或者车上有本地人的,他们也不会怎么为难,专门宰的就是外乡人,像刚刚那辆面包车就顺利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