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152章 问题严重(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刘伟鸿微一沉吟,便即语出惊人。

朱建国吃了一惊,瞪大了眼睛,望着刘伟鸿,好一阵做不得声。好家伙,这不是找到了“切入点”,是要拉倒重来啊。

如果跟别人,刘伟鸿断然不会说得如此直白,但是跟朱建国,就没必要躲躲闪闪,拐弯抹角。

“嘿嘿,邓县长要是在这里,要被你气死了!”

刘伟鸿就笑。

“行,你说说看,为什么这个规划要不得?”

“总体思路出了问题。规划书里说,今后要以‘矿业经济’为主体,带动林庆县的经济全面发展。这个是没错的。省里成立浩阳地区,目的就是建设一个全省最大的能源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电能和其他能源的需求,也会飞速增长。我们楚南的水电资源,不是十分丰富。建设大型水电站没有条件,只能依赖火电。煤炭就成了最主要的能源。今后电力缺口将会越来越突出,对电煤的需求和控制,也会越来越严格。县政斧这个发展规划里面,对大力开发矿产资源,提出以民营为主,搞的是遍地开花的模式。这个有问题,而且问题还很严重。”

刘伟鸿正色说道。

朱建国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第一个,民营矿业,资金没办法形成合力,到时候,全县就会形成小煤窑遍地开花的情形,国营煤矿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小煤窑之间,会形成恶姓竞争,削弱了我们的整体竞争力。一百艘小舢板,也顶不上一艘航空母舰。就是这个道理。在大型的煤炭能源集团面前,我们压根就没有一点竞争力,而且调度也会失灵。万一地区甚至省里给我们压下来电煤任务,我们怎么完成?一个个去求那些小煤窑的老板?”

刘伟鸿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疑问。

朱建国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第二个,小煤窑只求盈利,对安全生产几乎全无概念。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煤矿下面,什么危险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县委县政斧是要负领导责任的。”

刘伟鸿说到这里,脑海里便浮现出后世的新闻报道,几乎隔不了多久,就会爆出一则煤矿出事的新闻,死伤惨重。而为此丢官的地方官员,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被投进了大狱。

朱建国浑身轻轻震动了一下,他倒是从未向这个方面想过,眼里便多了几分凝重。

“第三个,小煤窑遍地开花,严重压缩了国营煤矿的生存空间。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体制的原因,国营煤矿的负担很重,设备老化,本就生存艰难。再被民营资本这么一冲击,很多国营煤矿都会支撑不下去。这个东西,可是牵一发动全身。那么多国营煤矿的正式职工,到时候如何安置?更不用说他们的家属子女了,会变成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请愿、上访等群众事件。书记,群众事件,历来是大忌啊!”

刘伟鸿语气变得十分沉重。

朱建国的脸色也变了。

这一点,他焉能不知?一个地方,群众事件闹得越凶,上访的群众越多,党委书记的责任也就越大。到时候,他不但要成为一个“救火队员”,还会遭到上级领导的严厉批评。真闹得太厉害了,丢官的可能姓都是存在的。

“第四个,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矿产行业,搞遍地开花,政斧的税收会因此大受损失。书记,咱们也不讳言,眼下我们的民营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基本上没有任何规范可言。所谓的民营资本家,几乎就是个体户、暴发户的代名词。这些老板,脑袋里可没有遵纪守法的那根弦。他们的艹作手法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权钱交易。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不会吝惜,凡是管事的干部,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这样一来,干部队伍就很容易被腐化。一旦出现大的事故,上面震怒,追查下来,往往就会挖出一窝一窝的贪官污吏。这个,又是县委书记的责任。而税收,这些个体老板,那是能逃则逃,能免则免。最终的结果,就是肥了私人,亏了公家。肥了一小撮人,亏了大部分普通群众。林庆县的大部分干部群众,根本就不能在矿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之中获得任何利益。而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后果,却要由全部的群众来承担。书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