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251章 书记办公会议(下)(3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乖乖,感情此人的眼光,竟然如此远大,远不止盯着一个饲料厂。“产业群体”这样的名词,听起来也很是新鲜。

果真是胸有韬略啊。

“至于机械制造厂,那就更不用说了。省里定下我们浩阳地区以矿产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各类矿山机械设备,很快就会大量的需求。只要技术过关,产品质量过关,销售方面,是不成问题的。与其等那个时候,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不如现在就开始着手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认为必须要抓紧修路。”

刘伟鸿侃侃而谈,做出了“结论”。

“小刘书记这个路子,听起来确实是有些道理,但不管是贷款修路还是以后修路,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人家香港老板要是等得太久了,说不定会变卦,要注意啊。我这里,倒是有个建议……”

米克良说道,出人意料地赞同了刘伟鸿的建议,紧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却不知米书记又要玩什么花样。

PS:这是保底第二更。卡波卡盟主的加更和月票加更,略后一点,呵呵……眼见刘伟鸿正要反唇相讥,朱建国抢在了头里,微笑说道:“刘书记,谈谈你的第二个方案吧。”

朱建国这是怕刘伟鸿当场和米克良顶撞起来,不好收场。

刘伟鸿的脾气,朱书记可是比较清楚。一旦真将刘伟鸿惹火了,只怕会将老米当成最大的对手来对付。那就糟糕了,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米克良可不是陈崇慧那种没根基的副局长能比的。他在林庆县的势力,根深蒂固。

所以朱建国使用了十分正规的称呼,也是在暗中提醒米克良,这位别看年轻,正经是区委书记,可不是能随便“呵斥”的。

朱建国没有看错,刘伟鸿确实是有点生气了。二哥要对谁生气,首先就是看不上这个人。很不巧,米克良正是刘二哥看不惯的那类人。身居要职,一天到晚不好好干工作,尽琢磨别人,打歪主意,还一副自以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

这种人,搁哪都招人恨。

不过眼下,显然不是起争执的时候。在书记办公会上公然顶撞上级,这“官司”打到哪里,都是刘伟鸿先理亏三分。官场有官场的规则,大家在同一个圈子之内,首先就必须遵守那些最基本的游戏规则,随意去破坏,必定成为“公敌”,人人得而诛之。无论哪个上级,对于不尊重领导的下属,心里先就存了几分偏见,对刘伟鸿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刘伟鸿世家出身,岂会去犯这种忌讳?

再说了,眼下重要的是尽快把夹山区的经济建设搞上去,既让刘伟鸿出了政绩,也能给夹山区八万群众造福,却不能因为一时意气之争,将此事搞砸了。

能够分清楚主次,分清楚轻重缓急,亦是侧身官场的必备条件。从来就没有一个愣头青,能在官场出人头地的。刘伟鸿真要是个愣头青,不要说是老刘家的嫡孙,就算是所有高层大佬一齐“罩着”他,也无济于事。

官场,从来就不需要冲动!

刘伟鸿瞬即平顺了自己的心情,笑着说道:“好的,朱书记。第二个方案,就是贷款。”

“贷款修路?”

朱建国追问了一句。觉得刘伟鸿这想法挺新鲜的。贷了款那就是要还的,不比上面的扶贫款子,拨下来之后就不用理会了,只管敞开了花。这个要是贷款搞工厂,或者开矿,还好说,总归是有个还款的来路。贷款修了路,拿什么还钱?难道还能在公路上设卡收费?就算能搞收费站,也得有车子跑才行。整个夹山区,区委和区公所合起来才一台二手吉普车,收什么费?

“对,就是贷款修路。这中间,设计到一个账怎么算的问题。修路是基础建设,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修路对于一个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道路不通,交通状况不好,经济是没办法发展起来的。要想富,先修路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