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391章 路线问题(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大家其实也都回味过来了。慕新民修改过后的名单,确实是将夹山区完全排除在外。一个先进单位和个人都没有。这是前所未有的。从来没有哪一次全县姓的表彰,会将一个区六个乡镇全部“屏蔽”。这等于是县委县政斧,对夹山区的工作,予以了全盘否定。

你们干了一年,连一个先进个人都没有,压根就是在做无用功。

很显然,这是慕新民划掉的。王化文整理这份名单的时候,不可能将夹山区全部摒弃在外。

慕新民冷淡地说道:“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的。夹山区的工作,确实出了问题。整个领导班子的思路都不正确,好大喜功,喜欢做表面功夫。对群众的实际困难,不闻不问。这样的搞法,县里不应该鼓励。”

一缕震惊的神情自几位副书记和王化文的脸上掠过,连一贯装聋作哑,很少发表意见的县人大主任孙文阁,都流露出惊讶的表情。

怎么,又回到了十几年前么?搞路线斗争了?

邓仲和怫然不悦,说道:“慕书记,我看这样子不妥。夹山区的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起了两个工厂,还引进了五十万美元的外资,棉花种植和生猪肉牛养殖,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年,夹山区的变化不小,干部们的精神状态也有很大的转变。成绩是很不错的。当然,人无完人,夹山区的工作肯定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成绩始终是主要的。现在全县表彰,将夹山区完全排除在外,这不对。难道夹山区的单位和干部,就没有一个值得表彰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县委县政斧,是否也有责任呢?夹山区毕竟是在林庆县的领导之下嘛。”

现在大家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慕新民会临时召开这个书记办公会议,原来是与邓仲和闹了矛盾。一般这样的表彰大会,书记和县长是要提前私下沟通的,尽可能取得一致的意见。更何况慕新民刚刚上任,九零年度的工作,他基本没有参与,那就更应该多听听邓仲和的意见了。

而且邓仲和话里,透露出一个重点——慕新民这样子搞,等于是在变相否定林庆县委县政斧过去一年的工作。假设真如慕新民说的那样,整整一个区六个乡镇“走错了方向”,县委县政斧当然有责任。为什么不予以纠正?

一念及此,徐文浩心里更生出了几分警惕之意。

林庆县委正副五位书记,慕新民和分管工交农业工作的李学智都是到任未久,可以对林庆县上年度的工作“不负责任”。至于人大主任孙文阁,马上就要离休,老早就“不问世事”了,县里的诸般争斗,都和他没有关系。唯独县长邓仲和与党群副书记徐文浩是“老人”。倘若当真通过了慕新民修改的这份名单,那不但是公然打刘伟鸿的脸,也是公然打邓仲和与徐文浩的脸。

也难怪邓仲和不顾班子团结,要坚决反对了。

邓仲和也好,徐文浩也好,是不是待见刘伟鸿,那是另一回事。就算他们对刘伟鸿都有意见,那也不能由得慕新民这样搞。慕新民比朱建国还牛。朱建国有地委书记撑腰,都花费了偌大心血,才成功在林庆县树立威信。慕新民却是屁股都还没坐热板凳,就想着要在林庆县大权独揽,一言九鼎了。明面上是针对刘伟鸿,实则连邓仲和与徐文浩都扫了进去,一次姓完成“打脸”的动作。

慕新民也很严肃,说道:“邓县长,我没有要否定县委县政斧工作的意思。我们就事论事。我认为夹山区和刘伟鸿同志的发展思路有问题。无组织无纪律,他们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好家伙,不但无组织无纪律,还走资本主义道路!

差不多有十几年没有听到这种话了吧?

邓仲和、徐文浩与王化文的脸色都黑沉沉的,孙文阁与李学智则是满脸讶异。

稍顷,邓仲和缓缓说道:“慕书记,这个是很严厉的批评。我想应该慎重。”

应该说,邓仲和还是很讲究规矩的,纵然对慕新民的说法完全不以为然,反驳的时候,依旧用词谨慎,时时刻刻记着慕新民县委一把的身份,不肯僭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