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431章 慕新民在钓鱼(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不要紧,老邱,他那点花花肠子,我心里有数。”

慕新民怎么想的,刘伟鸿很清楚。但刘伟鸿心里怎么想的,慕新民就未必明白了。在这样大是大非的原则姓问题上,刘伟鸿正想找个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别看他官卑职小,但老刘家的大牌子够吓人,那些一直都在暗中关注他的大人物,不仅仅包括“敌对”那面的,也包括一些“自己人”,肯定能从某些渠道,获悉他在此事上的态度。私下聊天和在会议上公开发表意见,姓质完全是两回事。以刘伟鸿眼下的“官方身份”,他也只能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政见”,其他任何层级更高的场合,都只是私人谈话。这个会议,是有会议记录可供查询的。

慕新民眼里,只盯着他刘伟鸿和林庆一隅之地,刘伟鸿的眼里,却是国家大局,出发点完全不一样。

邱德远便嘬了嘬牙花子,将信将疑地望了刘伟鸿一眼。

这位也镇定得太过了吧?拿得定慕新民一定奈何不了他?

“走走,老邱,吃饭去,好好喝个小酒。”

刘伟鸿攀住邱德远的肩膀,笑着说道。无论如何,邱德远对他是一片关心,和这人交个朋友,也不坏。

林庆宾馆的宴席上,望着和邱德远等人不住碰杯喝酒,高声谈笑的刘伟鸿,邓仲和也是“愁肠百结”,大为头痛。

毫无疑问,慕新民会借题发挥,说不定明天就会召开书记办公会议研究刘伟鸿的调动问题。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慕新民还要是错过的话,那几十年官场,算是白混了,趁早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去,不用在林庆县丢人现眼了。

邓仲和也得好好想一想,怎么应对慕新民即将发动的攻势。

陆大勇前不久上首都跑项目去了,但在上京之前,却出人意料地召见了邓仲和,对他慰勉有加。说起来,陆大勇真是邓仲和的老上级。邓仲和四年前担任林庆县长之时,就是在陆大勇的直接领导之下,陆大勇那时是青峰地区行署专员,直管上司。不过当时邓仲和走的是青峰地区老地委书记蔡书记的路子,与陆大勇不是那么贴心罢了。

这一回,陆大勇忽然召见,很让邓仲和心中忐忑了一阵。而陆大勇亲切的态度,更是让邓仲和暗暗吃惊。在谈话的过程之中,陆大勇似乎很不经意地提到了刘伟鸿的名字。当然,谈的是夹山区的工作,对刘伟鸿在夹山区的“锐意进取”,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要邓仲和多多关心和支持夹山区,将这样一个最为贫穷落后的农业区发展起来,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邓仲和身为县长,陆大勇和他谈有关经济建设的话题,很是顺理成章。但邓仲和如果真的认为陆大勇只是关心夹山区的建设,那他的脑袋瓜子,不是被毒药害了就是被板门夹了。这么点智商,还怎么在官场上混啊?

全地区那么多农业区,偏僻落后的,也不止夹山区一家,地委书记偏偏就点了刘伟鸿和夹山区的名,内里是什么意思,邓仲和心知肚明。

看来以前的猜测是对的,刘伟鸿确实远远不止朱建国一个靠山,他只怕真的有些来头。

所以,现在邓仲和就比较紧张。如果慕新民只是普通的县委书记,自然轮不到邓仲和紧张,只怕陆大勇也不会专程找他谈话。直接找慕新民谈话不是更好?偏偏慕新民身后,站着一省之长,连陆大勇这个地委书记,都只能走“曲线救国”的路子,不能直接干涉太深。

正面和祝联盛对上,陆大勇也得考虑清楚才行。

这个“照顾小刘”的重担,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邓仲和的头上。

可是,人家陆大勇都忌惮慕新民背后的大人物,难道他邓仲和就不忌惮了?真他娘的难办,得回到家里,好好垫高枕头想一想对策才行。最好是能完成陆大勇交代的“任务”,又不要得罪慕新民太深。怎么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很是考验邓县长的智慧。

邓仲和九点多钟才回到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