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说罢,目视凌统,凌统之前已答应孙权,愿为大军先锋渡江一战,可如今战事有变,他这先锋大将所要面对的便不再是陆逊,而是庞山民亲率的大军了……
凌统越想越觉得心中没底,抬头看了孙权一眼,却见孙权眼中闪过一抹恳求之色,凌统心中暗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久为江东臣子,那便为江东战死沙场,也是理所应当。
想到此处,凌统应道:“若主公欲对抗荆襄,凌某便向主公讨这先锋之职!”
孙权闻言大喜,对诸将又道:“何人愿为公绩副将?”
孙权说罢,一众武将尽皆皱眉,不少人还同情的看着凌统,谁也未曾想到凌统会如此不智,非但不劝谏孙权避战,反而要与荆襄交锋。
莫非凌统是想求死不成?
虽荆襄五虎上将皆在北地,然而其军中强将,如过江之鲫,庞山民麾下西凉,两川武将,之前皆未动用,此番荆襄大军前来,又怎会少得了他们的身影?
况且就算庞山民不愿召集地处偏远的将领,仅靠荆襄本地武将,对付目前孱弱的江东也是足够,江东军中,虽有不少武将骁勇善战,可没了周瑜这大都督节制,何人可使唤得好他们?
凭孙权么?
连趋利避害都做不到的主公,若使其掌管军务,江东军马怕是难有胜算。孙权自入主江东后,还从未上过战场,与荆襄交战,远远不是他这个战场新丁能够胜任的。
在诸将看来,江东如今还可统领大军之人,唯有程普,然而程普如今与甘宁所率的荆襄水军,交锋于大江之上,分身无暇,若庞山民挟荆襄大军齐至,那甘宁又怎会允程普离开江上?
见众武将皆缄默不言,孙权怒火勃发,张昭见孙权又欲动怒,急忙劝道:“主公,荆襄势大,诸将皆有顾虑,也在情理之中,既然主公心忧我大军无统帅可用,张某便向主公保举一人。”
“子布速速道来!”孙权闻言,急忙对张昭道:“子布又要为我江东,荐哪位贤良?”
“此人主公亦知……”张昭闻言,轻叹一声道:“张某所荐之人,乃太史子义。”
张昭说罢,堂上文武皆恍然大悟,太史慈掌军多年,且昔曰与周瑜一道纵横青州,其统兵本领,不必赘言。只是太史慈因周瑜,鲁肃二人离去,心灰意冷,再也不理朝中事务,此人虽可与荆襄抗衡,然而想要使其再入朝堂,怕是不易。
孙权闻言,思索良久,对张昭道:“既然无人敢应大军统帅,孙某便亲自去请子义再回朝堂。”
孙权说罢,逐退群臣,心中却思索着用什么手段,才可令太史慈回心转意。
太史慈与周瑜,鲁肃二人亲密,孙权心中自然知晓,然而孙权更是知道太史慈心中知己,却是那已故多年的兄长孙策。
“还需倚仗兄长面子……”孙权口中喃喃,心中却苦涩不已。
孙权一直觉得他执掌江东多年,兄长的影响理当渐渐淡薄,然而临危之际,可以倚仗的还是孙策余荫,如今满朝文武,皆无一战之心,就连先锋凌统,说到底也是被孙权逼迫就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