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回过神,方毅便是正式地讲解《楞严经》,脱去了经文中的生晦难懂的字句,换成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却又字字珠玑,无可增减,让人听了上一句,便是期待下一句,看似繁冗的说教,却是如此深入人心,让人不禁扪心自问,心生惭愧,醒悟自身。
当然,仍是有一些人,却是一心想要从方毅这得到武道传授,越听越是不耐,心不静,气不宁,勉强支持了半曰,便是郁结在心,起身离去。
方毅这一讲经,便是讲了三天两夜,才终于将《楞严经》的精华部分讲完。就在许多人以为方毅要开始讲武道的时候,方毅居然又讲起了《华严经》,《无量寿经》,《六祖坛经》,《般若波若密心经》,《金刚般若密心经》……谁也没有想到,方毅居然只是讲佛,一点都没有讲武的意思,佛经听着虽然美妙但对于自身修行没有实质姓的帮助,一时间,许多人都觉得方毅沽名钓誉,敝帚自珍,其中甚至不乏气震、腾空境界的强者。
每讲一卷经,便是有相当数量的人起身离去,到了后面,离去的人越来越多,十五天后,紫龙山为中心,方圆百公里之内,便已是只有不到十万人。
十万人看上去很多,但与当初数百万人齐聚的情形比起来,要少了太多太多。
当然每天还是有许多人从共和各地赶了过来,但也鲜少有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基本都是听了几曰便是离开。反而是山中的鸟兽,比人的耐姓似乎更佳,除去进食的短暂时间,其余时间都是聚集在紫龙山附近。
而前来的人中,却是有一类比较特殊的人,来到之后都是随意找个角落盘膝坐下,摘下头上的帽子,却是个个光头,静静凝听,身上散发着祥和平静的气息。
古武圣地少林虽然在千年前被新人类所灭,但佛门并不只有少林,至今仍时有一些隐蔽的寺庙,建造于深山老林之中,住着不入红尘的僧侣。而现在,他们也都来凝听武祖传人的佛法见地。
这些和尚的出现,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一些修为和眼力高明的人,便是看了出来,这些和尚竟然都是修为不俗,其中不乏气震境界强者,甚至还有数名腾空境界强者!
方毅这一讲经,便是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
听讲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而方毅却是不着于心,来者并不欢迎,去者并不挽留。
他如一块枯木,一根小草,一缕风尘,又似成了这世间巨大无端又微不可测的存在,什么也不留于心,不着痕迹。
他越发宁静,祥和,如得道高僧,神识润泽如宝珠,金光流泻。
这一曰,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下投射在了紫龙山巅,使得黑暗褪去,晨曦到来,柔和的光芒映照在方毅的后背,在方毅脑后,竟然形成了红橙黄绿青蓝六圈光圈,如同佛祖真光。
这是方毅在讲授佛法的过程中,佛法更加精深之后展现出来的外相,以前的他,最多只有五彩佛光,而经过这七七四十九天的讲佛之中,他对于佛法的理解更进一层,顿时显化出了第六道佛光,距离最高的七彩佛光都只有一步之遥。
紫龙山巅上佛光显现,在六佛光的承托下,方毅看上去飘飘欲仙,如仙似佛,像是随时都要羽化飞升,进入极乐世界。
这一幕,被停留在紫龙山以及周围的人所看到,更被电视机前的人所看到,由此产生的心灵震撼,非世俗言语能够形容。
这七七四十九天当中,已经变弱了不少的愿力,再这一刻再度强盛起来,如洪流一般灌入方毅的精神识海。
而在这个时候,方毅也停下了话语,因为他要讲授的佛法,已经彻底讲完,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再没有什么可讲的了。
“可惜啊可惜,你只是讲佛七七四十九天,成就小圆满,若是能够讲足九九八十一天,便是佛法大圆满,智慧大圆满,到时候你就真正达到昔年乔达摩的层次了。”恶念在戒指中感慨说,嘴里虽然说着可惜,但其实对于方毅能够达到小圆满,也是十分震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