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种事你不能出面。”府尹拦下她,面带自信,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中。
任何风潮都是有时间限制的,特别是天越来越冷之下,瘦弱的人自然也就窝在了家中,而书生则是其中的主体。
没了文人搔客们,宁采臣终于可以入学了。
作为一个一举成名的插班生,宁采臣入学的动静很小,甚至可以说是偷偷摸摸的。
没办法,一方面必须把宁采臣这类才子尽可能早地收入县学,另一方面却又不希望宁采臣的到来扰乱了教学秩序。于是,在这深秋,不该入学时入学了。
入学那天是王复让家仆驾车而来。高大的杭州城门,进出的人群络绎不绝,步行的,挑担的,推车的,还有骑在马上的,一眼望去,身份各异,清楚明了。
宁采臣和王复乘车而来,作为秀才,有功名在身,一般情况下出入城门都无须检查,可以直接进出。
不过这一次却偏偏检查了。
深秋将过,很快便是冬季,便是一年之终。这时候百姓们往往会售出一年所得,从而为年货采购做准备。
“这是怎么回事?”可偏偏在这么个时候,城门处检查得如此严格,不得不让人奇怪。
王复也想知道,立即派出家仆去询问。
家仆回报有杀人者来到了杭州城。
这就难怪了。
前世学习,常有教授举出古人怒而杀人的案例。于是这古代便给他留下了一个常常杀人的印象。游侠儿,杀人者,更是常用词。
知道是什么事就好办多了。王复着家仆打赏吊铜钱,他们便得以入城。
城丁并未为难他们。
毕竟即使不说他们秀才的功名,单单是这身份,也没人相信他们杀人。
秀才杀人?他们有这力气吗?
宁采臣没有露面,一直坐在车里,所以也就没有造成什么轰动。
只是宁采臣并不知道,在他们低调行事时,正有一女子端坐于花船,苦苦等待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